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腐乳概述 | 第11-12页 |
1.1.1 腐乳的分类 | 第11页 |
1.1.2 腐乳的营养价值 | 第11-12页 |
1.1.3 腐乳的发酵菌种 | 第12页 |
1.2 蜡样芽胞杆菌概述 | 第12-14页 |
1.2.1 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历史 | 第12页 |
1.2.2 蜡样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1.2.3 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机制 | 第13-14页 |
1.3 蜡样芽胞杆菌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蜡样芽胞杆菌的传统分型方法 | 第14页 |
1.3.2 蜡样芽胞杆菌的分子分型方法 | 第14-17页 |
1.4 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因子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蜡样芽胞杆菌耐药表型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菌株 | 第20页 |
2.2 食品样品 | 第20-21页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1-23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2.4.1 蜡样芽胞杆菌MALDI-TOF-MS鉴定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2.4.2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24-25页 |
2.4.3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鉴定 | 第25页 |
2.4.4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MALDI-TOF-MS分型 | 第25页 |
2.4.5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 | 第25-26页 |
2.4.6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检测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7页 |
3.1 蜡样芽胞杆菌MALDI-TOF-MS鉴定方法的建立 | 第28-32页 |
3.1.1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3.1.2 MALDI-TOF-MS数据库的补充及识别能力验证 | 第29-31页 |
3.1.3 与生化鉴定比较 | 第31页 |
3.1.4 MALDI-TOF-MS鉴定方法的灵敏度 | 第31-32页 |
3.1.5 MALDI-TOF-MS鉴定方法的稳定性 | 第32页 |
3.2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型 | 第32-44页 |
3.2.1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 | 第33-38页 |
3.2.2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 第38-40页 |
3.2.3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MALDI-TOF-MS分型 | 第40-43页 |
3.2.4 蜡样芽胞杆菌MALDI-TOF-MS型别与腐乳品牌和产地的关系 | 第43-44页 |
3.3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 | 第44-53页 |
3.3.1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肠毒素相关基因检测 | 第44-50页 |
3.3.2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呕吐毒素相关基因检测 | 第50-52页 |
3.3.3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基因型分析 | 第52-53页 |
3.4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检测 | 第53-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4.1 蜡样芽胞杆菌MALDI-TOF-MS鉴定方法的建立 | 第57页 |
4.2 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型 | 第57-58页 |
4.3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 | 第58页 |
4.4 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检测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8-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