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5页 |
(一)商标反向混淆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商标反向混淆的特征 | 第12-15页 |
1.混淆的方向性复杂 | 第13页 |
2.商标使用人实力悬殊 | 第13-14页 |
3.侵权人主观意图复杂 | 第14-15页 |
二、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行为司法认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29页 |
(一)我国商标反向混淆行为司法认定案例分析 | 第15-20页 |
(二)我国商标反向混淆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9页 |
1.商标反向混淆行为认定顺序混乱且标准不统一 | 第20-23页 |
2.商标反向混淆认定考量因素单一 | 第23-26页 |
3.我国商标法对反向混淆相关规定的缺失 | 第26-29页 |
三、我国商标反向混淆司法认定的完善建议 | 第29-38页 |
(一)统一商标反向混淆的认定思路 | 第29-33页 |
1.确定反向混淆认定标准及顺序 | 第29-31页 |
2.双重相似标准与混淆可能性标准的关系重构 | 第31-33页 |
(二)完善商标反向混淆认定考量因素 | 第33-36页 |
1.在先权利人多样化经营情况 | 第33-34页 |
2.实际混淆误认的证据 | 第34页 |
3.相关消费者对商标的熟悉程度 | 第34-35页 |
4.系争商标的注册申请是否善意 | 第35-36页 |
5.其他混淆误认考量因素 | 第36页 |
(三)相关商标混淆法条的修改建议 | 第36-38页 |
1.扩充《商标法》第57条的内容 | 第36-37页 |
2.明确《商标法》第30条的标准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