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铯-铅共掺杂碘化铟晶体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半导体核探测材料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的分类第11-12页
    1.3 碘化铟的结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碘化铟的结构第13页
        1.3.2 碘化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第16-29页
    2.1 引言第16-17页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17-22页
        2.2.1 Hartree - Fock近似第17-18页
        2.2.2 密度泛函理论第18-21页
        2.2.3 局域密度近似与广义梯度近似第21-22页
    2.3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应用第22-27页
        2.3.1 体系能量第22-23页
        2.3.2 几何优化第23-24页
        2.3.3 能带结构计算第24页
        2.3.4 态密度第24-25页
        2.3.5 电荷布居分析第25页
        2.3.6 光学性质第25-27页
    2.4 计算软件介绍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Cs掺杂对In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第29-30页
    3.3 结构优化与稳定性分析第30-31页
    3.4 电子结构分析第31-36页
        3.4.1 能带分布第31-33页
        3.4.2 态密度分析第33-36页
        3.4.3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第36页
    3.5 吸收光谱分析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Pb掺杂对InI最小光学带隙和电导率的影响第38-48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第38-39页
    4.3 结构优化与稳定性分析第39-40页
    4.4 高掺杂与最小光学带隙分析第40-44页
    4.5 相对自由电子浓度与有效质量分析第44-45页
    4.6 迁移率与电导率分析第45-46页
    4.7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第46-47页
    4.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Pb-Cs共掺杂对InI电子结构的影响第48-55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第48-49页
    5.3 结构优化与稳定性分析第49-51页
    5.4 能带结构分析第51页
    5.5 态密度分析第51-52页
    5.6 相对自由电子浓度与电导率分析第52-53页
    5.7 吸收光谱分析第53-54页
    5.8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动车组过吸上线过程接地回流分布研究
下一篇:浅析王崧舟的诗化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