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关于“文化报道”概念的理解 | 第10-12页 |
1.1.1 关于“文化”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本文对“文化报道”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1.1.3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 第11-12页 |
1.2 目标媒体 | 第12-13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概况 | 第16-22页 |
2.1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处于有利的政策环境 | 第16页 |
2.2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贴合党报文化报道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2.1 “为政治服务”的文化报道 | 第16-17页 |
2.2.2 “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报道 | 第17页 |
2.3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的作用 | 第17-20页 |
2.3.1 政治引导作用——文化报道的对外宣传力 | 第18页 |
2.3.2 经济价值——文化报道的经济影响力 | 第18-19页 |
2.3.3 满足社会文化需求——文化报道的社会引导力 | 第19-20页 |
2.4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内容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第3章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主题的引导性与先进性分析 | 第22-33页 |
3.1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主题突出政治导向性 | 第22-27页 |
3.1.1 以关注全民阅读为切入点,引导建设书香社会 | 第22-24页 |
3.1.2 关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引导文化产业发展 | 第24-26页 |
3.1.3 解读文化政策,传达文化政策精神 | 第26-27页 |
3.2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突出为民服务性 | 第27-29页 |
3.3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突出文化传承性 | 第29-33页 |
第4章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内容分析 | 第33-41页 |
4.1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具有明显的地域接近性 | 第33-35页 |
4.2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具有明显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 第35-37页 |
4.2.1 文学性与趣味性共存 | 第35-36页 |
4.2.2 娓娓道来,使一般的知识通过故事呈现 | 第36-37页 |
4.3 文化报道具有现代新闻价值因素 | 第37-38页 |
4.4 《河北日报》以文化大视野关注文化交流融合 | 第38-41页 |
第5章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 第41-50页 |
5.1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7页 |
5.1.1 一些报道选题、内容重复 | 第41-44页 |
5.1.2 一些报道具有浓重的宣传色彩 | 第44页 |
5.1.3 一些报道的选题缺乏大局意识 | 第44-45页 |
5.1.4 一些报道失误现象严重 | 第45-47页 |
5.1.5 一些文化报道版面安排有失位现象 | 第47页 |
5.2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 | 第47-50页 |
5.2.1 囿于党报的某些报道观念和模式 | 第47-48页 |
5.2.2 报道内容受记者视野的局限 | 第48页 |
5.2.3 某些从业人员欠缺敬业精神 | 第48-50页 |
第6章 《河北日报》文化报道改进对策分析 | 第50-55页 |
6.1 坚持贴近实际和深入群众,仍是做好文化报道的基础和原则 | 第50-51页 |
6.2 打造文化素质过硬的采编团队 | 第51页 |
6.3 拓展发布渠道,创新报道方式 | 第51-53页 |
6.3.1 让新媒体“为我所用” | 第51-52页 |
6.3.2 依托新媒体平台,探索可视化报道 | 第52-53页 |
6.4 做好文化报道策划,打造文化报道精品 | 第53-55页 |
6.4.1 精准选题,出新策划 | 第53-54页 |
6.4.2 开发文化副刊阵地,丰富文化报道内容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