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影响因素和作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38页
    1.1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概念第14-16页
        1.1.1 延迟满足第14-15页
        1.1.2 学业延迟满足第15-16页
    1.2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理论第16-20页
        1.2.1 冷热系统理论第16-17页
        1.2.2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第17-19页
        1.2.3 期望价值理论第19-20页
    1.3 学业延迟满足的评估第20-27页
        1.3.1 延迟满足的实验范式第21-24页
        1.3.2 学业延迟满足的测量第24-27页
    1.4 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第27-35页
        1.4.1 个体因素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28-32页
        1.4.2 社会背景因素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32-35页
    1.5 学业延迟满足对学习的作用第35-38页
        1.5.1 学业延迟满足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关系第35-36页
        1.5.2 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36-38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38-43页
    2.1 问题提出第38-40页
    2.2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第40页
        2.2.1 理论价值第40页
        2.2.2 现实意义第40页
    2.3 总体研究设计第40-43页
3 研究一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情境问卷编制第43-58页
    3.1 研究目的第43-44页
    3.2 研究方法第44-46页
        3.2.1 被试选取第44-45页
        3.2.2 研究工具第45-46页
        3.2.3 研究过程与统计方法第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3.3.1 学业延迟满足情境问卷的项目区分度第46-47页
        3.3.2 学业延迟满足情境问卷的信度第47页
        3.3.3 学业延迟满足问卷的结构效度第47-48页
        3.3.4 学业延迟满足情境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第48页
        3.3.5 不同的情境下高中生在学业延迟满足选择上的差异第48-52页
        3.3.6 学业延迟满足的年级差异第52-53页
        3.3.7 学业延迟满足的性别差异第53页
    3.4 讨论第53-56页
        3.4.1 问卷情境设计符合我国高中生的考试文化特征第53-56页
        3.4.2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情境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第56页
    3.5 结论第56-58页
4 研究二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质性访谈第58-80页
    4.1 研究目的第58页
    4.2 研究方法第58-64页
        4.2.1 被试选取第58-59页
        4.2.2 研究工具第59-61页
        4.2.3 研究程序第61-62页
        4.2.4 资料分析第62-64页
    4.3 研究结果第64-75页
        4.3.1 自我效能感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64-65页
        4.3.2 动机与情绪调节策略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65-67页
        4.3.3 成就目标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67-68页
        4.3.4 感知教师关注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68-70页
        4.3.5 感知父母关注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第70-72页
        4.3.6 学业延迟满足对学习的作用第72-75页
    4.4 讨论第75-78页
        4.4.1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第76-78页
        4.4.2 学业延迟满足对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的作用第78页
    4.5 结论第78-80页
5 研究三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量化研究第80-117页
    5.1 A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动机与情绪调节策略和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第80-91页
        5.1.1 研究目的第80页
        5.1.2 研究方法第80-82页
        5.1.3 结果与分析第82-89页
        5.1.4 讨论第89-90页
        5.1.5 结论第90-91页
    5.2 B自主支持、动机与情绪调节策略和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第91-102页
        5.2.1 研究目的第91页
        5.2.2 研究方法第91-96页
        5.2.3 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5.2.4 讨论第100-102页
        5.2.5 结论第102页
    5.3 C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第102-109页
        5.3.1 研究目的第102页
        5.3.2 研究方法第102-104页
        5.3.3 结果与分析第104-108页
        5.3.4 讨论第108-109页
        5.3.5 结论第109页
    5.4 D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多重中介作用分析第109-117页
        5.4.1 研究目的第109页
        5.4.2 研究方法第109-111页
        5.4.3 结果与分析第111-114页
        5.4.4 讨论第114-115页
        5.4.5 结论第115-117页
6 总讨论第117-123页
    6.1 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第117-118页
    6.2 学业延迟满足对高中生学业发展的促进第118-119页
    6.3 研究方法的探讨第119-120页
    6.4 实践应用价值第120-121页
    6.5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121-123页
7 总结论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3页
附录第133-144页
后记第144-146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油船艏部线型优化
下一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