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基于MRI新技术的精神分裂症及其核心症状的神经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略语/符号说明第17-19页
前言第19-2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9-23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23-24页
一、精神分裂症静息态脑血流及血流连接的改变第24-41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25-31页
        1.1.1 研究对象第25-26页
        1.1.2 MRI数据采集第26-27页
        1.1.3 静息态CBF的计算第27-28页
        1.1.4 灰质体积的计算第28-29页
        1.1.5 标准化CBF的组间比较第29页
        1.1.6 CB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分析第29页
        1.1.7 CBF连接分析第29-31页
    1.2 结果第31-37页
        1.2.1 静息态CBF的组间差异第31-33页
        1.2.2 CBF和临床指标的关系第33-34页
        1.2.3 CBF连接模式第34-35页
        1.2.4 CBF连接的组间差异第35-37页
    1.3 讨论第37-40页
        1.3.1 精神分裂症患者CBF减低第37-38页
        1.3.2 精神分裂症患者CBF增高第38页
        1.3.3 灰质体积对CBF的影响第38页
        1.3.4 精神分裂症患者CBF连接改变第38-39页
        1.3.5 研究的局限性第39-40页
    1.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二、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精神分裂症脑白质损害研究第41-54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42-48页
        2.1.1 研究对象第42-43页
        2.1.2 MRI数据采集第43-44页
        2.1.3 DTI和DKI的理论模型第44-46页
        2.1.4 扩散指标和峰度指标的计算第46页
        2.1.5 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第46-48页
    2.2 结果第48-51页
        2.2.1 DKI峰度指标的组间差异第48-49页
        2.2.2 DKI扩散指标的组间差异第49-50页
        2.2.3 DTI扩散指标的组间差异第50-51页
    2.3 讨论第51-52页
        2.3.1 DKI技术的优势第51页
        2.3.2 扩散指标和峰度指标的特征分析第51-52页
        2.3.3 精神分裂症的脑白质损害特征第52页
        2.3.4 研究的局限性第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三、家族型和散发型精神分裂症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第54-75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55-62页
        3.1.1 研究对象第55-57页
        3.1.2 MRI数据采集第57-58页
        3.1.3 fMRI数据预处理第58-59页
        3.1.4 功能网络构建第59页
        3.1.5 功能网络分析第59-60页
        3.1.6 统计分析第60-62页
    3.2 结果第62-72页
        3.2.1 全局指标的组间差异第62-63页
        3.2.2 局部指标的组间差异第63-66页
        3.2.3 未回归全脑信号的网络分析第66-69页
        3.2.4 功能连接强度的组间差异第69-71页
        3.2.5 网络指标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第71-72页
    3.3 讨论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四、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神经机制研究第75-98页
    4.1 对象和方法第76-83页
        4.1.1 研究对象第76-79页
        4.1.2 MRI数据采集第79-80页
        4.1.3 FA的计算和分析第80-81页
        4.1.4 GMV的计算第81页
        4.1.5 CBF的计算第81-82页
        4.1.6 统计分析第82-83页
    4.2 结果第83-94页
        4.2.1 FA的组间差异第83-85页
        4.2.2 GMV的组间差异第85-88页
        4.2.3 CBF的组间差异第88-91页
        4.2.4 抗精神病药物和病程的影响第91-92页
        4.2.5 其他症状的影响第92-94页
    4.3 讨论第94-96页
    4.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五、精神分裂症言语性幻听的特异性脑血流改变第98-112页
    5.1 对象和方法第99-103页
        5.1.1 研究对象第99-101页
        5.1.2 MRI数据采集第101页
        5.1.3 CBF的计算第101-102页
        5.1.4 统计分析第102-103页
    5.2 结果第103-109页
        5.2.1 CBF的组间差异第103-108页
        5.2.2 CBF改变与言语性幻听的关系第108-109页
    5.3 讨论第109-111页
        5.3.1 精神分裂症共同的CBF改变第109页
        5.3.2 精神分裂症言语性幻听的特异性CBF改变第109-110页
        5.3.3 CBF改变和言语性幻听的关系第110-111页
        5.3.4 研究的局限性第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全文结论第112-113页
论文创新点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4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1-144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1-143页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情况第143-144页
综述 精神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进展第144-166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个人简历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控电动换挡机理及驱动技术研究
下一篇:支架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