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红芪多糖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7-12页
前言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32页
    1 中药多糖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1.1 抗氧化第14-15页
        1.2 抑制细胞凋亡第15-16页
        1.3 抗炎第16页
        1.4 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第16页
        1.5 保护脑组织超微结构第16-17页
        1.6 其他第17页
    2 中药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2.1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完整性第18页
        2.2 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血管新生第18-19页
        2.3 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纤溶平衡,防止血栓形成第19页
        2.4 抗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第19-20页
        2.5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第20页
        2.6 抗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第20-21页
        2.7 调节血管舒缩因子的分泌第21页
        2.8 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第21-22页
    3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4 中药多糖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第24-25页
    5 中药多糖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5-28页
    6 内皮细胞蛋白组学研究进展第28-32页
        6.1 外周血管内皮细胞与蛋白质组学第28-30页
        6.2 脑血管内皮细胞与蛋白质组学第30-32页
1. 实验材料第32-37页
    1.1 细胞第32页
    1.2 试验药物第32页
    1.3 主要试剂第32-33页
    1.4 主要仪器第33-34页
    1.5 溶液配制第34-37页
        1.5.1 细胞裂解液第34页
        1.5.2 10×PBS(常温)第34页
        1.5.3 1×PBST(常温)第34页
        1.5.4 DMEM/F12完全培养液第34页
        1.5.5 Bradford工作液第34-35页
        1.5.6 10%过硫酸铵(Ap)第35页
        1.5.7 Tris-HCl(1.5 mol/L pH 8.8):第35页
        1.5.8 Tris-HCl(0.5 mol/L pH 6.8):第35页
        1.5.9 30% 聚丙烯酰胺贮液:第35页
        1.5.10 水化上样缓冲液:第35-36页
        1.5.11 10×电泳缓冲液(常温):第36页
        1.5.12 0.5%琼脂糖封胶液:第36页
        1.5.13 胶条平衡缓冲液:第36-37页
        1.5.14 10%SDS溶液:第37页
        1.5.15 BSA蛋白标准(1mg/m L)第37页
        1.5.16 12% SDS-PAGE分离胶配制第37页
        1.5.17 凝胶保存液第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41页
    2.1 细胞培养第37页
    2.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2.3 不同浓度的红芪多糖对氧化损伤HBMEC细胞的保护作用第38页
    2.4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BMEC细胞的形态学第38页
    2.5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第38页
    2.6 蛋白质的纯化第38-39页
    2.7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39页
    2.8 双向凝胶电泳第39-41页
    2.9 考马斯亮蓝染色第41页
    2.10 凝胶图像的采集与分析第41页
    2.11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第41页
    2.12 统计学方法第41页
3. 实验结果第41-46页
    3.1 红芪多糖对HBMEC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存活率的影响第41-42页
    3.2 HBMEC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及红芪多糖干预后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第42-43页
    3.3 对照组、模型组和红芪多糖组HBMEC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第43页
    3.4 HBMEC细胞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第43-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库存管理体系改善研究
下一篇:网络舆情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