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9-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四、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概述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内涵及我国立法现状 | 第20-23页 |
一、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内涵 | 第20-22页 |
二、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制度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基本框架构建 | 第23-27页 |
一、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标准 | 第23-25页 |
二、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框架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支撑性制度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支撑性制度的现有局限 | 第27-29页 |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 | 第27-28页 |
二、设置金融重建基金的商榷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支撑性制度完善建议 | 第29-34页 |
一、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 第29-32页 |
二、推动金融重建基金的设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缓冲性制度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缓冲性制度实践案例及反思 | 第34-38页 |
一、我国并购的实践案例 | 第34-36页 |
二、国外搭桥银行实践案例 | 第36-37页 |
三、民营银行以并购退出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四、搭桥银行运用于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必要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缓冲性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8-41页 |
一、发展混业并购 | 第38-39页 |
二、搭桥银行替代接管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清盘性制度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清盘性制度的模式 | 第41-42页 |
一、撤销 | 第41-42页 |
二、破产 | 第42页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清盘性制度中所暴露的问题 | 第42-43页 |
一、民营银行以撤销退出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二、民营银行以破产退出的特殊性 | 第43页 |
第三节 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清盘性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43-46页 |
一、减少撤销退出的适用 | 第43-44页 |
二、推进破产退出的立法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