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1.1 植物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 化学诱导及四环素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1.2.1 植物基因工程中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2.2 四环素调控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1.3 热激调控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1.3.1 热激转录因子(HSF) | 第27-28页 |
1.3.2 热激应答元件(HSE) | 第28-29页 |
1.4 Cre/lox重组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1.4.1 Cre/lox系统的重组酶和重组位点 | 第29-31页 |
1.4.2 Cre/lox系统的重组机制 | 第31页 |
1.4.3 Cre/lox系统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5-39页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35-36页 |
2.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2.2.1 热激诱导/四环素抑表达调控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36页 |
2.2.2 拟南芥萌发启动子AtPKL在烟草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36页 |
2.2.3 热激控制的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控制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36页 |
2.2.4 可用于F_1代植株的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36-37页 |
2.3 技术路线流程 | 第37-39页 |
第3章 热激诱导/四环素抑制的基因调控表达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39-6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1页 |
3.1.2 菌株、载体及PCR引物 | 第41-42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3.1.4 主要生物学试剂及试剂盒 | 第42页 |
3.1.5 各种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42-4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4-51页 |
3.2.1 表达载体pVCT2041的构建 | 第44-46页 |
3.2.2 烟草再生及遗传转化 | 第46页 |
3.2.3 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的鉴定 | 第46-47页 |
3.2.4 GUS报告基因活性分析 | 第47-49页 |
3.2.5 TetR及GUS报告基因表达分析 | 第49-5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3.3.1 pVCT2041载体构造 | 第51-53页 |
3.3.2 抗性植株的获得 | 第53页 |
3.3.3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53-54页 |
3.3.4 热激条件下GUS活性分析 | 第54-56页 |
3.3.5 热激条件下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56-57页 |
3.3.6 热激条件下四环素处理后GUS基因表达分析 | 第57-60页 |
3.4 讨论 | 第60-61页 |
3.5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拟南芥萌发启动子AtPKL在烟草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63-8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63页 |
4.1.2 菌株、载体 | 第63页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3页 |
4.1.4 各种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63页 |
4.1.5 引物 | 第63-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9页 |
4.2.1 表达载体pVCT2328的构建 | 第64-69页 |
4.2.2 拟南芥萌发启动子AtPKL控制的特异表达系统的验证 | 第6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9-82页 |
4.3.1 表达载体pVCT2328的鉴定 | 第69-74页 |
4.3.2 pVCT2328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74-77页 |
4.3.3 pVCT2328转基因烟草植株各组织中GFP表达分析 | 第77-82页 |
4.4 讨论 | 第82页 |
4.5 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热激控制的转基因花粉和卵细胞致死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83-11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83-84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83页 |
5.1.2 菌株、载体 | 第83页 |
5.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83页 |
5.1.4 各种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83页 |
5.1.5 引物 | 第83-8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4-87页 |
5.2.1 表达载体pVCT2331和pVCT2324的构建 | 第84-86页 |
5.2.2 热激控制的转基因花粉和卵细胞致死系统的验证 | 第86-8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7-116页 |
5.3.1 表达载体pVCT2331和pVCT2324的鉴定 | 第87-100页 |
5.3.2 pVCT2331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鉴定 | 第100-101页 |
5.3.3 pVCT2324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鉴定 | 第101-104页 |
5.3.4 pVCT2331转基因烟草植株各组织中GFP表达分析 | 第104-116页 |
5.4 讨论 | 第116-117页 |
5.5 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6章 可用于F_1代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的调控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 第119-149页 |
6.1 实验材料 | 第119-121页 |
6.1.1 植物材料 | 第119-120页 |
6.1.2 菌株、载体 | 第120页 |
6.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20页 |
6.1.4 各种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120页 |
6.1.5 引物 | 第120-121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121-122页 |
6.2.1 表达载体pVCT2419、pVCT2420和pVCT2421的构建 | 第121-122页 |
6.2.2 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控制系统的验证 | 第122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46页 |
6.3.1 表达载体pVCT2419的鉴定 | 第122-124页 |
6.3.2 表达载体pVCT2420的鉴定 | 第124-125页 |
6.3.3 表达载体pVCT2421的鉴定 | 第125-126页 |
6.3.4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鉴定 | 第126-128页 |
6.3.5 pVCT2419与pVCT2420共转化烟草植株重组后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情况分析 | 第128-136页 |
6.3.6 pVCT2419与pVCT2421共转化烟草植株重组后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情况分析 | 第136-146页 |
6.4 讨论 | 第146-147页 |
6.5 小结 | 第147-149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149-15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49-150页 |
7.1.1 构建和验证了四环素抑制/热激启动的双调控系统 | 第149页 |
7.1.2 克隆了拟南芥萌发特异表达启动子AtPKL并转化烟草验证功能 | 第149页 |
7.1.3 构建人工合成的花粉/卵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Pol/Egg和热激控制的转基因花粉/卵细胞的致死系统 | 第149-150页 |
7.1.4 构建了可用于F_1代转基因花粉/卵细胞致死的调控系统 | 第150页 |
7.2 创新点 | 第150-153页 |
7.2.1 设计出了一套利用多种调控系统组合调控植物基因表达的方法 | 第150页 |
7.2.2 探索到一条解决基因漂移与利用杂交优势遗传育种之间矛盾的新思路 | 第150-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7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167-169页 |
附录2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69-170页 |
附录3 发表的论文 | 第170-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