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新闻事业史论文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8页
 一、选题缘由及主旨第6-7页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9页
  (一) 研究背景第7-8页
  (二) 理论意义第8页
  (三) 实践意义第8-9页
 三、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第9-16页
  (一) 大陆对《大公报》的研究第9-12页
  (二) 海外对《大公报》的研究第12-13页
  (三) 有关报纸舆论建构的研究第13-16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三) 研究创新点第16-18页
第一章 新记《大公报》的追溯第18-25页
 一、新记《大公报》办报思想第18-19页
 二、新记《大公报》的舆论环境第19-22页
  (一) 政治环境第20页
  (二) 社会经济环境第20-21页
  (三) 媒体环境第21-22页
 三、文人论政与舆论生成和传播第22-25页
第二章 《大公报》转型期的舆论建构途径(1926.9—1928.9)第25-31页
 一、续刊两年,成为舆论重镇第25-27页
  (一) 关注民生,作人民喉舌第25-26页
  (二) 增加专刊,赢得更多公众第26-27页
  (三) 职业报人,形成集中“舆论场”第27页
 二、“磁场式”的舆论建构方式(1926.9—1928.9)第27-31页
  (一) “飘雪式”的强化与“精英意见”的引导第28-29页
  (二) 不偏不倚的监督权第29-31页
第三章 历史转型时期的舆论建构(1928.9—1932.1)第31-41页
 一、冲突与融合并存的舆论建构方式(1928.9-1931.9)第31-35页
  (一) 报业与政局冲突共同抵御外敌第31-33页
  (二) 《大公报》快速发展“一万号”发行第33-35页
 二、“爆米花”式的舆论建构方式(1931.9——1932.1)第35-41页
  (一) 《大公报》坚持抗日危亡的宣传主题第35-37页
  (二) 《大公报》在重大事件中“爆米花”式的舆论建构第37-39页
  (三) 抗日民族主义热潮一触即发第39-41页
第四章 现实思考第41-44页
 一、建构“舆论合力”之路第41-42页
 二、政府、媒体与公众共同建构和谐的舆论环境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媒体议程与网络议程的对比研究--以《人民日报》和强国论坛为例
下一篇:“网络推手”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