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运用“学案”导学培养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问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第11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自主学习和预习的比较第11-14页
     ·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预习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自主学习和预习的区别和联系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4-20页
   ·国内对“数学预习”的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国内坚持“数学不需要预习”的观点第14页
     ·国内坚持“数学需要预习”的观点第14-15页
   ·国外相关理论第15-16页
   ·课题的研究理论第16-20页
     ·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第16页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第16-17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18页
     ·Paulo Freire 提问式教育理论第18-19页
     ·元认知理论第19-20页
第3章 初中生数学预习能力现状的统计与分析第20-26页
   ·初中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现状与分析第20-22页
   ·初中数学教师实施预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第22-23页
   ·调查总结第23页
   ·影响学生预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第23-26页
     ·自我学习的意识第23页
     ·数学的认知水平第23-24页
     ·数学学习的动机第24-25页
     ·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第25-26页
第4章 培养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基本策略和教学模式第26-38页
   ·培养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基本策略第26-30页
     ·明确数学预习的重要性第26页
     ·创造预习数学的时空第26页
     ·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第26-28页
     ·中学生数学预习的基本方法第28-29页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第29-30页
   ·培养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运用数学“学案”教学第30-38页
     ·“学案”的含义第30-31页
     ·“学案”设计的原则第31-32页
     ·“学案”编写的内容及要领第32-33页
     ·“学案”教学的实施原则第33-34页
     ·“学案”的实施程序第34-38页
第5章 培养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教学实践第38-58页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验流程第38页
   ·数学“学案”教学的案例第38-45页
     ·新授课“学案”教学案例第38-42页
     ·复习课“学案”教学案例第42-45页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实验的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教师的变化第48-49页
   ·个案分析第49-52页
     ·学生个案第49-51页
     ·教师个案第51-52页
   ·再思考第52-57页
     ·“学案”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2-53页
     ·“学案”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53-55页
     ·基本结论第55-57页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一: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第60-62页
附录二: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第62-64页
附录三: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学案第64-68页
附录四:第11章 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复习学案第68-73页
附录五:访谈记录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三文科数学高效复习实践探索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