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铝合金轧制 | 第10-12页 |
1.2.1 铝合金轧制工艺 | 第10页 |
1.2.2 铝合金轧制方式 | 第10-12页 |
1.2.3 铝合金轧制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2-15页 |
1.3.1 DEFORM-3D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3.2 DEFORM-3D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 第13-14页 |
1.3.3 DEFORM-3D软件的模块结构 | 第14页 |
1.3.4 DEFORM-3D有限元软件操作流程 | 第14-15页 |
1.4 有限元软件在塑性加工中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19-23页 |
2.1 实验基本思路 | 第19页 |
2.2 合金材料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1 合金的熔炼 | 第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2.3.1 热模拟 | 第20-21页 |
2.3.2 轧制实验 | 第21-22页 |
2.3.3 轧制参数模拟 | 第22-23页 |
第3章 铸态5083铝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加工图 | 第23-33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3页 |
3.3 真应力-应变曲线 | 第23-25页 |
3.4 铸态5083铝合金的本构方程 | 第25-29页 |
3.4.1 铸态5083铝合金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25-28页 |
3.4.2 本构方程的验证 | 第28-29页 |
3.5 5083 铝合金加工图的构建及其分析 | 第29-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5083 铝合金轧制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33-41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33-36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33页 |
4.2.2 本构关系 | 第33-34页 |
4.2.3 断裂准则的设定 | 第34页 |
4.2.4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第34-36页 |
4.3 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5083 铝合金轧制实验 | 第41-49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轧制变形量对铝合金轧制裂纹萌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 轧制道次对铝合金轧制裂纹萌生的影响 | 第42-44页 |
5.4 退火制度对铝合金轧制裂纹萌生的影响 | 第44-46页 |
5.4.1 实验过程和结果 | 第44页 |
5.4.2 合金的显微组织 | 第44-46页 |
5.5 镁含量对铝合金轧制裂纹萌生的影响 | 第46-48页 |
5.5.1 实验过程和结果 | 第46-48页 |
5.5.2 结果分析 | 第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摩擦因数、辊径大小对铝合金轧制裂纹萌生的影响 | 第49-57页 |
6.1 引言 | 第49页 |
6.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6.3 摩擦因数对轧制工艺的影响 | 第49-52页 |
6.4 轧辊直径对轧制工艺的影响 | 第52-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