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12-14页 |
| (一)案由 | 第12页 |
| (二)基本案情 | 第12页 |
| (三)分歧意见 | 第12-14页 |
| (四)争议焦点 | 第14页 |
|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 第14-27页 |
| (一)盗窃罪之犯罪对象和特殊行为方式分析 | 第14-19页 |
| (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之“非法提供给他人”分析 | 第19-20页 |
| (三)非法经营罪之“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界定 | 第20-22页 |
| (四)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要件分析 | 第22-25页 |
| (五)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27-36页 |
| (一)被告人不构成盗窃罪 | 第27-29页 |
| (二)被告人不构成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29-31页 |
| (三)被告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 第31-32页 |
| (四)被告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 第32-34页 |
| (五)被告人构成诈骗罪 | 第34-35页 |
| (六)被告人应以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 第35-36页 |
| 四、本案研究的启示 | 第36-42页 |
| (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刑事立法亟需修正 | 第36-38页 |
| (二)“盗用电信码号”立法冲突亟需解决 | 第38-40页 |
| (三)应当谨慎认定非法经营罪的入罪条件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