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种植型潜流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尾水深度处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引言第12页
        1.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第12-14页
        1.1.3 课题来源第14页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第15-18页
        1.2.1 人工湿地定义及类型第15-16页
        1.2.2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第16-17页
        1.2.3 人工湿地植物第17-18页
        1.2.4 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的选择第18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课题研究关键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单级潜流及组合人工湿地装置设计与启动第20-25页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第20-21页
    2.2 单级潜流及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构建第21-23页
        2.2.1 单级潜流人工湿地装置设计第21页
        2.2.2 组合人工湿地装置设计第21-22页
        2.2.3 冬春季塑料温室大棚的构建第22-23页
    2.3 进水水质及检测分析方法第23-25页
        2.3.1 进水水质第23-24页
        2.3.2 水质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4-25页
第三章 单级潜流人工湿地基质选择及实际工程筛选第25-39页
    3.1 基质与植物选择第25页
    3.2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选择第25-31页
        3.2.1 基质吸附磷素动力学及热力学实验方法第25-26页
        3.2.2 磷素吸附动力学分析第26-27页
        3.2.3 磷素吸附热力学分析第27-31页
    3.3 不同基质潜流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特性研究第31-37页
        3.3.1 单级潜流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效果第31-35页
        3.3.2 植物全氮、全磷分析第35页
        3.3.3 基质吸附作用对湿地脱氮除磷的贡献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组合人工湿地营养盐去除效果分析第39-61页
    4.1 水生植物滤床的选择第39-42页
        4.1.1 滤床植物的选择第39-40页
        4.1.2 滤床水深的选择分析第40-42页
    4.2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2-49页
        4.2.1 水力负荷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4.2.2 水力负荷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4.2.3 水力负荷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4.2.4 组合人工湿地水力负荷的选择分析第48-49页
    4.3 植物组合种植对氮、磷去除效果动力学分析第49-54页
        4.3.1 NH_4~+-N沿程浓度变化动力学分析第49-51页
        4.3.2 TN沿程浓度变化动力学分析第51-52页
        4.3.3 TP沿程浓度变化动力学分析第52-54页
    4.4 季节变化对组合人工湿地氮、磷去除特性的影响第54-59页
        4.4.1 夏秋季与冬春季氮、磷去除效果比较第54-57页
        4.4.2 植物吸收对氮、磷去除的贡献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产品经济价值分析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1000典型事故工况瞬态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高维信息界面数据可视化结构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