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从“学衡派”一词说起 | 第8-10页 |
二 “学衡派”的成员谱系及活动 | 第10-13页 |
三 关于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对“学衡派”影响研究的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 第16-28页 |
第一节 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 | 第16-21页 |
第二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误读”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的“误读” | 第28-40页 |
第一节 “人文”一词在中国语境中的含义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 | 第32-38页 |
第三节 “学衡派”对白璧德思想“误读”的生成原因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学衡派”对白璧德思想的利用及历史意义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学衡派”与原“新文化阵营”的错位论争 | 第40-44页 |
第二节 “学衡派”——民族人文主义者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学衡派”文化策略的疏漏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