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 第20-31页 |
2.1 兵团军垦遗址相关阐述 | 第20-24页 |
2.1.1 兵团军垦遗址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兵团军垦遗址的特点 | 第21-23页 |
2.1.3 兵团军垦历史的进程 | 第23-24页 |
2.2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 | 第24-27页 |
2.2.1 思想保障功能 | 第24-25页 |
2.2.2 政治导向功能 | 第25-26页 |
2.2.3 文化传承功能 | 第26页 |
2.2.4 道德教育功能 | 第26-27页 |
2.3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殊性 | 第27-28页 |
2.3.1 指向明确感染力强 | 第27页 |
2.3.2 寓教于史吸引力强 | 第27页 |
2.3.3 润物无声适应力强 | 第27-28页 |
2.3.4 生动形象易受性强 | 第28页 |
2.4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2.4.1 国家重视新疆兵团发展的需要 | 第28页 |
2.4.2 构建兵团战略发展的需要 | 第28-29页 |
2.4.3 彰显兵团军垦文化自信的对外需要 | 第29页 |
2.4.4 服务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需要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现状 | 第31-44页 |
3.1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现状调查情况 | 第31-34页 |
3.1.1 调查问卷情况 | 第31页 |
3.1.2 访谈调查情况 | 第31-34页 |
3.2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取得的成效 | 第34-36页 |
3.2.1 兵团军垦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受到兵团高度重视 | 第34-35页 |
3.2.2 对兵团军垦遗址的学术研究日渐升温 | 第35-36页 |
3.3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3.3.1 兵团精神与兵团军垦文化认可度低 | 第36-37页 |
3.3.2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 第37-38页 |
3.3.3 兵团军垦遗址间发挥联动教育作用不够 | 第38页 |
3.3.4 缺乏继承兵团军垦文化继承人和传播者 | 第38-39页 |
3.4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3.4.1 未纳入兵团群众教育体系 | 第39-40页 |
3.4.2 兵团军垦遗址自身价值宣传不够 | 第40-41页 |
3.4.3 兵团军垦遗址间缺少联动与合作机制 | 第41页 |
3.4.4 兵团军垦遗址缺乏系统的史料研究和挖掘 | 第41-42页 |
3.4.5 缺乏兵团军垦文化的研究团队和专业人员 | 第42页 |
3.4.6 现存兵团军垦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不够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对策 | 第44-50页 |
4.1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的原则 | 第44-45页 |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4页 |
4.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44页 |
4.1.3 服务大局的原则 | 第44-45页 |
4.1.4 继承与发扬的原则 | 第45页 |
4.2 兵团军垦遗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的途径 | 第45-49页 |
4.2.1 纳入兵团群众教育体系 | 第45-46页 |
4.2.2 提升兵团军垦遗址自身宣传力度 | 第46页 |
4.2.3 构建兵团军垦遗址间联动与合作机制 | 第46-47页 |
4.2.4 打造兵团军垦文化整理和和保护工程 | 第47-48页 |
4.2.5 培养兵团军垦文化研究的团队和专业人员 | 第48页 |
4.2.6 加大兵团军垦遗址保护和利用力度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