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特异腐质霉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及新型葡聚糖酶的功能鉴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1 纤维素酶第14-17页
        1.1.1 纤维素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第14-15页
        1.1.2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15-17页
    1.2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第17-20页
        1.2.1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特点第17-18页
        1.2.2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丝状真菌细胞工厂遗传改造的常用策略第19-20页
    1.3 特异腐质霉第20-22页
        1.3.1 分类地位第20页
        1.3.2 特异腐质霉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第20-21页
        1.3.3 特异腐质霉表达系统的研究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特异腐质霉高效表达体系的建立第23-44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2.2.1 菌株和试剂第24-26页
        2.2.2 培养基第26-28页
        2.2.3 特异腐质霉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页
        2.2.4 质粒构建第28-29页
        2.2.5 根瘤农杆菌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9页
        2.2.6 质粒转化根瘤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第29-30页
        2.2.7 根瘤农杆菌介导的特异腐质霉转化第30-31页
        2.2.8 随机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第31页
        2.2.9 突变位点的鉴定第31页
        2.2.10 摇瓶发酵实验及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第31-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2.3.1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及转化质粒构建第33-34页
        2.3.2 根瘤农杆菌介导的特异腐质霉转化参数的优化第34-35页
        2.3.3 转化子的PCR验证第35-36页
        2.3.4 转化子遗传稳定性的验证第36-37页
        2.3.5 特异腐质霉转化系统的应用第37-38页
        2.3.6 特异腐质霉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纤维素酶高产突变株的鉴定分析第38-41页
    2.4 讨论第41-44页
第三章 特异腐质霉来源新型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第44-66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5-51页
        3.2.1 菌株和试剂第45页
        3.2.2 培养基第45-46页
        3.2.3 特异腐质霉总RNA提取和反转录第46-47页
        3.2.4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7-48页
        3.2.5 表达载体构建第48页
        3.2.6 重组蛋白在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第48-50页
        3.2.7 重组酶蛋白纯化第50-51页
        3.2.8 β-葡聚糖酶酶活力的测定第5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1-64页
        3.3.1 Hicel6C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51-53页
        3.3.2 HiCel6C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与纯化第53-54页
        3.3.3 重组HiCel6C的酶学性质分析第54-57页
        3.3.4 HiCel6C作用机制研究第57-59页
        3.3.5 HiCel16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分析第59-64页
    3.4 讨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总结第74-76页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常体型幼儿和肥胖幼儿饮食行为之差异性研究--以鞍山市城区样本为例
下一篇:大丽轮枝菌腺苷酸激酶和寡糖基转移酶STT3亚基毒力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