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土—桩基础—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2.1 整体分析法第14-15页
        1.2.2 子结构法第15-18页
        1.2.3 集总参数法第18-20页
    1.3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在设计中的应用第20-21页
    1.4 本文主要目的和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波在土中的传播及基础的动力阻抗函数第22-36页
    2.1 波的传播理论第22-25页
        2.1.1 土的一维波动方程第22-24页
        2.1.2 波的类型第24-25页
    2.2 土的一维动力阻抗系数第25-29页
        2.2.1 有限长一维土杆动力阻抗系数第25-27页
        2.2.2 无限长一维土杆动力阻抗系数第27-29页
    2.3 振动能量的辐射第29-30页
    2.4 材料阻尼第30-34页
    2.5 关于有限长和无限长一维土杆动力阻抗系数的关系第34-36页
第3章 桥梁桩基础的动力阻抗第36-48页
    3.1 等效均质法求解单桩动力阻抗第36-40页
        3.1.1 单桩水平方向动力阻抗第38-39页
        3.1.2 单桩竖向动力阻抗第39页
        3.1.3 单桩转动阻抗第39-40页
        3.1.4 单桩水平方向平动-转动耦合阻抗第40页
    3.2 群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第40-43页
        3.2.1 竖向相互作用因子第41-42页
        3.2.2 水平相互作用因子第42-43页
    3.3 桩基础的动力阻抗第43页
    3.4 分层叠加法求解单桩动力阻抗第43-48页
第4章 算例1: 桥墩的地震响应分析第48-65页
    4.1 桥墩结构概况第48-49页
    4.2 桩基础的动力阻抗第49-50页
    4.3 参数分析第50-55页
        4.3.1 群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第51-53页
        4.3.2 桩基础的动力阻抗随桩径的变化规律第53-55页
    4.4 有限元模型第55-57页
    4.5 自振特性分析第57-60页
    4.6 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第60-65页
第5章 算例2: 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分析第65-86页
    5.1 工程概况第65-68页
    5.2 桩基础的动力阻抗第68-69页
    5.3 自振特性分析第69-77页
    5.4 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第77-86页
        5.4.1 位移计算结果对比第77-80页
        5.4.2 内力计算结果对比第80-86页
第6章 算例3: 悬索桥的地震响应分析第86-107页
    6.1 工程概况第86-90页
    6.2 有限元模型第90-92页
        6.2.1 桩基础的动力阻抗第90-91页
        6.2.2 有限元模型第91-92页
    6.3 自振特性分析第92-98页
    6.4 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第98-107页
        6.4.1 位移计算结果对比第98-101页
        6.4.2 内力计算结果对比第101-107页
结论和展望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附录A 算例1中的单桩动力阻抗求解第116-117页
附录B 算例2中的单桩动力阻抗求解第117-118页
附录C 算例3中的单桩动力阻抗求解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LED封装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