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4页
第一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理论第14-26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第14-17页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的争论第14-15页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第17-19页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法律确认第17-18页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特征第18-19页
  (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和其流转的法理关系第19页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第19-23页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内涵的争论第19-22页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界定第22-23页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特征第23-26页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会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权属性质第24页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出方特定受让方多元第24页
  (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客体具有特定性第24-25页
  (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自愿性和契约性第25-26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演变和现实状况第26-31页
 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立法演变第26-28页
  (一) 第一阶段:从禁止流转到政策、法律允许流转第26-27页
  (二) 第二阶段:《农村土地承包法》确认流转、规范流转第27-28页
  (三) 第三阶段:《物权法》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第28页
 二、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状况第28-31页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规模逐年增大第28-29页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总体上以转包和出租为主第29页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呈现多元化趋势第29-30页
  (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经济发展程度和劳动力转移状况相关度高第30-31页
第三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第31-44页
 一、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第31-32页
 二、现行法律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限制过多第32-40页
 三、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的规范落后第40-41页
 四、现行法律关于农村家庭承包地的调整制度不当第41-42页
 五、现行法律对基层公权力和农民集体组织在流转中的角色定位 不当第42-44页
第四章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构想第44-62页
 一、立法上应明确地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第44-47页
  (一) 合理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性质第45-46页
  (二) 明确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第46-47页
 二、立法应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第47-56页
  (一)立法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进行分类规定第47-48页
  (二) 立法应删除现行法律中重叠、多余的流转方式第48-49页
  (三) 修改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限制条件第49-50页
  (四) 扩大入股的方式和范围第50-51页
  (五) 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第51-56页
 三、立法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制度第56-58页
  (一) 统一确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机关第56-57页
  (二)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内容第57页
  (三)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模式第57-58页
 四、立法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制度第58-60页
  (一) 通过预留集体土地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种地需求第59-60页
  (二) 合理分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收益第60页
  (三)通过立法规定农村无地人口的优先承租权第60页
 五、完善公权力和农民集体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角色定位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网络侵权责任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