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法律思考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消费者自治组织源流考察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消费者运动与消费者自治组织 | 第12-17页 |
一、消费者运动概况 | 第12-14页 |
(一) 萌芽阶段 | 第12-13页 |
(二) 发展阶段 | 第13-14页 |
(三) 国际化发展趋势 | 第14页 |
二、消费者自治组织概述 | 第14-17页 |
(一) 消费者自治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第14-16页 |
(二) 消费者自治组织的国际分类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中国的消费者运动与消费者协会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中国消费者协会缺乏民间性的法律分析 | 第20-33页 |
第一节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现状 | 第20-25页 |
一、中国消费者协会性质界定的法律依据 | 第20-21页 |
二、中国消费者协会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三、中国消费者协会现存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 性质扭曲 | 第23页 |
(二) 独立性及公信力不足 | 第23-24页 |
(三) 职能发挥受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国消费者协会缺乏民间性的背景原因 | 第25-33页 |
一、根植于法律文化的学理原因 | 第25-30页 |
(一) 义务本位的德治思想 | 第26-27页 |
(二) 厌讼主义的传统 | 第27-29页 |
(三) 家庭伦理立法的原则 | 第29-30页 |
二、缺乏民间性的社会现实原因 | 第30-33页 |
(一) 经济因素 | 第30-31页 |
(二) 政治因素 | 第31-32页 |
(三) 环境因素 | 第32页 |
(四) 资源因素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西方民间消费者组织的制度考察 | 第33-45页 |
第一节 美、德、英三国民间消费者组织概述 | 第33-35页 |
一、美国的消费者自治组织 | 第33页 |
二、德国的消费者组织 | 第33-34页 |
三、英国的消费者自治组织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西方国家消费者组织民间性的学理分析 | 第35-43页 |
一、民主宪政理念 | 第36-38页 |
二、市民社会传统 | 第38-41页 |
三、社会自治观念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西方国家民间组织发展模式的借鉴 | 第43-45页 |
一、西方国家民间组织的理想发展模式概述 | 第43页 |
二、西方国家民间组织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运用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法律对策 | 第45-58页 |
第一节 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现实性思考 | 第45-48页 |
一、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二、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可能性 | 第46-48页 |
(一) 理论层面的可能性 | 第46-48页 |
(二) 现实层面的可能性 | 第48页 |
第二节 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具体途径 | 第48-58页 |
一、立法调整与支持 | 第48-51页 |
二、更新认识,合作互补 | 第51-53页 |
三、完善现有职能 | 第53页 |
四、调解职能的新突破 | 第53-56页 |
五、丰富内部治理机制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