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第20-34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0-21页 |
2.1.1 “社区”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老旧社区”的概念 | 第20页 |
2.1.3 “老旧社区环境”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4 “公众参与”概念 | 第21页 |
2.1.5 “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的概念 | 第21页 |
2.2 国外研究 | 第21-23页 |
2.2.1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国外公众参与实践发展 | 第22-23页 |
2.3 国内研究 | 第23-32页 |
2.3.1 国内公众参与研究 | 第23-31页 |
2.3.2 国内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公众参与社区发展案例分析研究 | 第34-47页 |
3.1 美国纽约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研究 | 第34-36页 |
3.1.1 美国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发展历程 | 第34页 |
3.1.2 纽约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3.1.3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涉及范畴 | 第35-36页 |
3.1.4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模式和机制 | 第36页 |
3.2 日本社区培育公众参与研究 | 第36-39页 |
3.2.1 社区培育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3.2.2 社区培育涉及范畴 | 第37-38页 |
3.2.3 社区培育的组织机制 | 第38页 |
3.2.4 日本大学与社区培育 | 第38-39页 |
3.3 其他案例 | 第39-43页 |
3.3.1 新加坡社区管理公众参与研究 | 第39-41页 |
3.3.2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公众参与研究 | 第41-43页 |
3.4 对比与启示 | 第43-45页 |
3.4.1 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发展公众参与的比较 | 第43-45页 |
3.4.2 对我国老旧社区环境更新公众参与的启示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 第47-57页 |
4.1 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的要素和目的 | 第47-48页 |
4.1.1 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的要素 | 第47-48页 |
4.1.2 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的必要性和目的 | 第48页 |
4.2 我国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模式 | 第48-50页 |
4.3 既有模式下我国老旧社区环境更新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4.3.1 法律法规缺失 | 第51页 |
4.3.2 更新手段盲目机械 | 第51页 |
4.3.3 多方利益冲突,缺乏正确引导 | 第51-52页 |
4.3.4 行政化趋势严重 | 第52-53页 |
4.4 基于公众参与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模式探讨 | 第53-55页 |
4.4.1 形成公众参与意识 | 第53-54页 |
4.4.2 建立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公众参与架构体系 | 第54页 |
4.4.3 重视社区组织、专家团队的作用 | 第54页 |
4.4.4 加强对社区组织、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的培育 | 第54-55页 |
4.4.5 完善公众参与保障体系 | 第55页 |
4.4.6 构建适宜的公众参与方式 | 第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模式研究——以合肥市瑶海区为例 | 第57-74页 |
5.1 瑶海区老旧社区概况 | 第57页 |
5.2 瑶海区老旧社区现状 | 第57-61页 |
5.2.1 社区调研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5.2.2 瑶海区老旧社区现状问题归纳 | 第61页 |
5.3 瑶海区老旧社区环境更新研究 | 第61-63页 |
5.3.1 环境更新的原则与目的 | 第62页 |
5.3.2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第62-63页 |
5.3.3 公众参与开展的实质困境 | 第63页 |
5.4 基于公众参与的更新过程论述 | 第63-66页 |
5.4.1 前期信息搜集阶段 | 第63-64页 |
5.4.2 更新过程 | 第64-65页 |
5.4.3 调查反馈阶段 | 第65-66页 |
5.5 公众参与的角色分析 | 第66页 |
5.5.1 政府承担的角色 | 第66页 |
5.5.2 社区居民的角色 | 第66页 |
5.5.3 规划设计人员的角色 | 第66页 |
5.6 基于公众参与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实施评价 | 第66-72页 |
5.6.1 实施结果评价 | 第67-71页 |
5.6.2 经验总结 | 第71-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