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少数民族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论文

傣族村落中的学校教育--以西双版纳城子村小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25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4页
        (一)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12-13页
        (二)傣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理论意义第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15页
    三、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民族教育第15-16页
        (二)村落第16页
    四、研究述评第16-22页
        (一)傣族社会文化研究第16-19页
        (二)傣族教育研究第19-21页
        (三)村校关系研究第21-22页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2-25页
        (一)文献研究第23页
        (二)田野调查第23-24页
        (三)课堂观察第24-25页
第一章 城子村的文化生态环境第25-37页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第25-27页
        (一)便捷的交通第25-26页
        (二)丰富的物产第26-27页
    二、富足的经济生活第27-30页
        (一)经济收入第27页
        (二)衣食住行第27-30页
    三、式微的宗教信仰第30-31页
        (一)全民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第31页
        (二)世俗化的宗教行为第31页
    四、宽松的家庭关系第31-33页
        (一)恋爱与婚姻第31-32页
        (二)家庭结构第32-33页
    五、闲适的村落生活第33-37页
        (一)繁多的传统节日第34页
        (二)丰富的娱乐活动第34-37页
第二章 城子小学的基本情况第37-61页
    一、发展历史第37-39页
        (一)初创时期第37-38页
        (二)发展时期第38页
        (三)当下:机遇与困境第38-39页
    二、教学与管理第39-43页
        (一)教学规模与条件第39-40页
        (二)课程设置第40-43页
        (三)走读与住宿第43页
    三、教师队伍第43-49页
        (一)师资结构第43-44页
        (二)教师的日常工作第44-47页
        (三)教师的业余生活第47-49页
    四、学生的学校生活第49-61页
        (一)学生的课堂表现第49-52页
        (二)校园活动第52-57页
        (三)学生眼中的“学校”第57-61页
第三章 城子村民眼中的教育第61-74页
    一、寺庙中的教育第61-63页
        (一)城子村的巴裴佛寺第61-62页
        (二)巴裴佛寺的教育第62-63页
        (三)寺庙教育对村民的影响第63页
    二、节日中的教育第63-66页
        (一) 关门节的教育第64-65页
        (二)节日教育对村民的影响第65-66页
    三、家庭生活中的教育第66-70页
        (一)教育内容第66-68页
        (二)教育方式第68-69页
        (三)家庭教育对村民的影响第69-70页
    四、学校中的教育第70-74页
        (一)村民眼中的学校:“托儿所”第70-72页
        (二)对孩子的期望:胶地的继承者第72-74页
第四章 村落中的孤岛:城子小学发展中的困境第74-86页
    一、城子小学与城子村的文化疏离第74-76页
        (一)学校文化与村落文化之间的差异第74-75页
        (二)家校沟通困难第75-76页
    二、教育质量第76-81页
        (一)学生的学业质量不高第77-80页
        (二)学生行为的失范第80-81页
    三、教师:职业成就感低第81-86页
        (一)孤独的异乡生活第82-83页
        (二)与家长交流的沮丧第83-84页
        (三)诱人的第二职业第84-86页
第五章 傣族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路和途径第86-95页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86-88页
        (一) 适当增加教师数量第86-87页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第87页
        (三)提高教师待遇第87-88页
    二、多元文化课程的构建第88-90页
        (一)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的基本原则第88-89页
        (二)充分开发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第89页
        (三)培养多元文化教师第89-90页
    三、加强寄宿制管理第90-92页
        (一)加强后勤保障第90-91页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第91页
        (三)更多的关注学生第91-92页
    四、重视村校联系互动第92-95页
        (一)加强家校沟通第92-93页
        (二)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第93-95页
结语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附录第100-117页
    附录一 访谈提纲第100-102页
    附录二 课堂观察(节选)第102-103页
    附录三 田野调研日记(节选)第103-113页
    附录四 田野调研照片(节选)第113-11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117-118页
后记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影像学脑网络分析方法的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评估研究
下一篇:外周血FGF-21在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