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3页 |
1.3 铝合金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5页 |
1.4 大跨度网壳结构隔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2 大跨度网壳结构隔震支座分析理论 | 第18-32页 |
2.1 结构隔震的机理 | 第18-19页 |
2.2 隔震装置分类 | 第19-20页 |
2.3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对比概述 | 第20-21页 |
2.4 粘弹性阻尼材料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5 粘弹性阻尼材料性能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2.5.1 粘弹性阻尼材料性能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5.2 粘弹性阻尼材料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2.6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构造及其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2.6.1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构造 | 第24-25页 |
2.6.2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的计算模型 | 第25-26页 |
2.7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的单元刚度矩阵及阻尼矩阵 | 第26-30页 |
2.8 粘弹性阻尼材料支座的动力学理论 | 第30-31页 |
2.8.1 支座动力学方程及结构阻尼矩阵 | 第30页 |
2.8.2 支座结构阻尼矩阵求解 | 第30-31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泰姆科节点分析及模态分析法简介 | 第32-41页 |
3.1 泰姆科节点概述 | 第32-33页 |
3.2 泰姆科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33-37页 |
3.2.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3-34页 |
3.2.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第34页 |
3.2.3 节点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3.2.4 节点转动刚度分析 | 第35-37页 |
3.3 穹顶结构模型及其计算参数 | 第37-39页 |
3.4 结构模态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罕遇地震作用下穹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 第41-62页 |
4.1 刚性节点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41-44页 |
4.1.1 穹顶结构振型分析 | 第41-43页 |
4.1.2 穹顶结构自振频率分析 | 第43-44页 |
4.2 半刚性节点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44-49页 |
4.2.1 考虑节点转动刚度的建模方法 | 第44-46页 |
4.2.2 穹顶结构振型及频率分析 | 第46-49页 |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穹顶结构支座反力分析 | 第49-53页 |
4.3.1 EL-Centro波作用下穹顶结构支座反力 | 第49-50页 |
4.3.2 Taft波作用下穹顶结构支座反力 | 第50-52页 |
4.3.3 Kobe波作用下穹顶结构支座反力 | 第52-53页 |
4.4 罕遇地震作用下穹顶结构支座位移分析 | 第53-54页 |
4.5 罕遇地震作用下穹顶结构节点位移分析 | 第54-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穹顶结构隔震控制性能分析 | 第62-72页 |
5.1 穹顶跨度对隔震性能影响 | 第62-64页 |
5.2 穹顶矢跨比对隔震性能影响 | 第64-67页 |
5.3 粘弹性参数变化对隔震性能影响 | 第67-69页 |
5.3.1 影响粘弹性支座隔震性能因素 | 第67页 |
5.3.2 支座参数对隔震性能影响 | 第67-69页 |
5.4 穹顶结构杆件轴力对比分析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