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设计与建设论文--凿岩爆破工程论文--爆破工程论文

羊拉铜矿KT6矿体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爆破工程地质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岩石的可爆性研究第15-16页
        1.3.3 爆破参数优化现状第16-20页
        1.3.4 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羊拉铜矿工程现状第23-32页
    2.1 矿山概况第23-24页
        2.1.1 矿山交通地理位置及隶属关系第23-24页
    2.2 矿区地质特征第24-26页
        2.2.1 地层第24页
        2.2.2 构造第24-26页
    2.3 矿床地质特征第26-27页
        2.3.1 矿体岩性与类型第26页
        2.3.2 矿石质量特征第26-27页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27-29页
        2.4.1 工程地质第27-29页
        2.4.2 环境地质第29页
    2.5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第29-30页
    2.6 羊拉铜矿开采现状第30-31页
        2.6.1 开采方式第30页
        2.6.2 开采对象及范围第30页
        2.6.3 回采顺序第30页
        2.6.4 矿山采矿方法现状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爆破漏斗试验及深孔爆破参数反演第32-51页
    3.1 概述第32页
    3.2 爆破漏斗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3.3 深孔参数转换关系第33-34页
    3.4 系列爆破漏斗试验第34-37页
        3.4.1 单孔爆破漏斗试验第34-35页
        3.4.2 变孔距同段爆破漏斗试验第35页
        3.4.3 斜面台阶爆破试验第35-37页
        3.4.4 试验准备第37页
    3.5 试验过程与试验数据分析第37-49页
        3.5.1 试验过程第37-45页
        3.5.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5-49页
    3.6 采场深孔爆破参数反演与初步设计第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爆破振动监测与矿岩特性分析第51-68页
    4.1 概述第51-52页
    4.2 爆破振动监测第52-53页
        4.2.1 测振仪的放置第52-53页
    4.3 监测结果与爆破振动规律分析第53-61页
        4.3.1 测试结果第53-54页
        4.3.2 线性回归分析第54-58页
        4.3.3 爆破振动频谱特征分析第58-61页
    4.4 岩石波速测试第61-63页
        4.4.1 岩石取样第61页
        4.4.2 测试仪器第61-63页
    4.5 岩体波速测试第63-66页
        4.5.1 岩体中波速测试原理第63-64页
        4.5.2 现场实测第64-66页
    4.6 岩体完整性系数与特性描述第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数值模拟研究与现场工业试验验证第68-102页
    5.1 LS-DYNA相关理论介绍第68-71页
        5.1.1 概述第68-69页
        5.1.2 LS-DYNA的功能特点及应用领域第69-70页
        5.1.3 LS-DYNA动力计算的主要特性第70页
        5.1.4 边界条件设定第70-71页
    5.2 ANSYS/LS-DYNA算法基础第71-73页
        5.2.1 相关算法分析第71-73页
    5.3 材料模型的选择第73-76页
        5.3.1 岩体模型第73-74页
        5.3.2 岩体破坏准则第74-75页
        5.3.3 炸药计算模型第75-76页
    5.4 数值模拟参数演算第76-78页
        5.4.1 模型的建立第76-78页
    5.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8-96页
        5.5.1 应力云图分析第79-80页
        5.5.2 不同参数下同一时间应力波云图分析:第80-90页
        5.5.3 特定单元应力分析第90-96页
    5.6 现场工业试验第96-101页
        5.6.1 爆破设计与施工第96-99页
        5.6.2 爆破效果分析第99-101页
    5.7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6.1 结论第102-103页
    6.2 展望第103-104页
第七章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附录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仙女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下一篇:鄱阳湖子湖主要消费者食源的初步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