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8页 |
(一)选题的依据 | 第8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1.心理健康教育 | 第8-9页 |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第9-10页 |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 | 第10页 |
4.内在因素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2.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问题 | 第13-16页 |
3.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调查研究法 | 第17页 |
2.访谈研究法 | 第17页 |
3.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2.实践意义 | 第18页 |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内在因素的现状调查 | 第18-2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8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18页 |
(三)调查内容 | 第18-23页 |
1.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19-20页 |
2.自我发展的调查 | 第20-21页 |
3.职业心理的调查 | 第21-22页 |
4.角色定位的调查 | 第22-23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的分析 | 第24-31页 |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1.专业情意 | 第24-25页 |
2.职业心理 | 第25-26页 |
3.角色定位 | 第26-27页 |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内在因素的影响机理 | 第27-31页 |
1.专业理念不坚定导致认识缺陷 | 第27-28页 |
2.职业压力过重导致发展不积极 | 第28-29页 |
3.专业角色定位不准确导致角色矛盾 | 第29-31页 |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内在因素的提升对策 | 第31-41页 |
(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 第31-32页 |
1.实施“三年培养计划”和践行“五个一”要求 | 第31-32页 |
2.运用绩效考核办法燃起追求进步的激情 | 第32页 |
(二)唤醒角色认知,着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 第32-35页 |
1.更新教学理念,补充角色 | 第32-33页 |
2.遵循助人平衡原则,防止越位 | 第33-34页 |
3.提升专业能力,正确定位 | 第34-35页 |
(三)推行交互培训,提升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 第35-36页 |
1.广泛参与研修,凝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究力 | 第35页 |
2. 培训形式新颖化,激起其学习热情 | 第35-36页 |
(四)进行多元评价,提升专业情操 | 第36-37页 |
1.教师自评,建立自信 | 第36-37页 |
2.他人评价,激励进步 | 第37页 |
(五)改进学校管理体制,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 | 第37-39页 |
1.创设“亲、和、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尊重” | 第37-38页 |
2. 团队间良性竞争,形成“1+1>2”的效益 | 第38-39页 |
(六)推行激励机制,进行民主管理 | 第39-41页 |
1. 实现薪资弹性化,激发其积极性 | 第39页 |
2.使用津贴激励,提升自我发展意识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