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第21页 |
2.1.2 农民利益 | 第21页 |
2.1.3 农民收入 | 第21-22页 |
2.1.4 农民权利 | 第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2.2.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第23-24页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页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理论 | 第24-26页 |
3 奉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利益的影响分析 | 第26-53页 |
3.1 奉节县基本情况介绍 | 第26页 |
3.2 奉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 第26-30页 |
3.2.1 流转方式 | 第27-28页 |
3.2.2 流转渠道 | 第28-29页 |
3.2.3 流转市场 | 第29-30页 |
3.3 奉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利益影响分析 | 第30-45页 |
3.3.1 对农民权益影响分析 | 第30-36页 |
3.3.2 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 | 第36-44页 |
3.3.3 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3.4 奉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45-48页 |
3.4.1 流转期满后土地增值部分难以分配 | 第45-46页 |
3.4.2 部分“失地农民”收入不稳定 | 第46-47页 |
3.4.3 流转后部分农民生活质量下降 | 第47-48页 |
3.5 奉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8-53页 |
3.5.1 缺乏相应的利益分配制度 | 第48-50页 |
3.5.2“失地农民”就业不稳定 | 第50-51页 |
3.5.3 农村社保水平相对较低 | 第51-53页 |
4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 | 第53-59页 |
4.1 加大对各方利益的协调力度 | 第53-55页 |
4.1.1 完善农业补贴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3-54页 |
4.1.2 完善流转期满后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4-55页 |
4.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率 | 第55-57页 |
4.2.1 加大对各类型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 第55-56页 |
4.2.2 促进农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吸纳 | 第56-57页 |
4.3 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机制 | 第57-59页 |
4.3.1 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 | 第57-58页 |
4.3.2 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第58-59页 |
5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附录B:图表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