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电网节能环保规划理论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电网规划 | 第18页 |
2.1.2 电网节能环保潜力 | 第18-19页 |
2.1.3 电网节能环保规划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电力行业主要技术与经济特征 | 第19-20页 |
2.2.2 电网节能环保规划基本流程 | 第20-22页 |
第3章 肇庆地区电网节能环保现状分析 | 第22-37页 |
3.1 城市现状 | 第22-24页 |
3.1.1 行政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2 城市电力系统现状 | 第24-28页 |
3.2.1 用电负荷情况 | 第24页 |
3.2.2 电源情况 | 第24-28页 |
3.2.3 电网发展情况 | 第28页 |
3.3 城市节能环保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第28-29页 |
3.3.1 节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第28-29页 |
3.3.2 环保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第29页 |
3.4 城市电网节能环保主要工作 | 第29-33页 |
3.4.1 电源侧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29页 |
3.4.2 电网侧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29-32页 |
3.4.3 用户侧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32-33页 |
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3.5.1 节能方面 | 第33-34页 |
3.5.2 环保方面 | 第34-37页 |
第4章 肇庆地区电网“十三五”节能环保潜力与指标分析 | 第37-72页 |
4.1 城市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 第37-43页 |
4.1.1 负荷预测 | 第37-39页 |
4.1.2 电网规划 | 第39-42页 |
4.1.3 电源规划 | 第42-43页 |
4.2 城市节能潜力分析 | 第43-54页 |
4.2.1 电网侧节能潜力分析 | 第43-53页 |
4.2.2 用户侧节能潜力分析 | 第53-54页 |
4.3 环保潜力分析 | 第54-64页 |
4.3.1 电源侧环保潜力分析 | 第54页 |
4.3.2 电网侧环保潜力分析 | 第54-63页 |
4.3.3 用户侧环保潜力分析 | 第63-64页 |
4.4 城市电网节能环保指标分析 | 第64-67页 |
4.4.1 节能环保主要考核指标体系 | 第64-65页 |
4.4.2 节能环保主要考核指标 | 第65-67页 |
4.5 节能环保项目改造相关计算 | 第67-72页 |
4.5.1 电网侧节能环保项目计算 | 第67-68页 |
4.5.2 用户侧节能环保项目计算 | 第68-71页 |
4.5.3 节能环保项目建议 | 第71-72页 |
第5章 肇庆地区电网“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措施 | 第72-94页 |
5.1 电源侧节能环保规划措施 | 第72-75页 |
5.1.1 火电退役计划 | 第72页 |
5.1.2 新能源规划 | 第72-74页 |
5.1.3 电源侧环保规划 | 第74-75页 |
5.2 电网侧节能环保规划措施 | 第75-90页 |
5.2.1 电网侧节能规划 | 第75-81页 |
5.2.2 电网侧环保规划 | 第81-90页 |
5.3 用户侧节能环保规划措施 | 第90-94页 |
5.3.1 用户侧节能规划 | 第90-91页 |
5.3.2 用户侧环保规划 | 第91-94页 |
第6章 肇庆地区电网“十三五”节能环保社会效益分析 | 第94-98页 |
6.1 效益评估原则 | 第94页 |
6.2 节能环保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94-98页 |
6.2.1 节能效益评估 | 第94-96页 |
6.2.2 环保效益评估 | 第96-98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98-10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7.2 建议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作者简介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