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3-35页
    1.1 电化学电池简介第13页
    1.2 锂硫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第13-17页
    1.3 锂硫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第17-19页
    1.4 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第19-34页
        1.4.1 硫-多孔碳复合材料第19-25页
        1.4.2 硫-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第25-29页
        1.4.3 硫-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9-32页
        1.4.4 硫-聚吡咯复合材料第32-34页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第34-35页
2 实验测试方法及实验仪器第35-40页
    2.1 实验测试方法第35-38页
        2.1.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35页
        2.1.2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第35-36页
        2.1.3 X射线衍射分析第36-37页
        2.1.4 红外光谱法第37页
        2.1.5 激光拉曼光谱法第37-38页
        2.1.6 热重分析法第38页
    2.2 实验仪器第38-40页
3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40-56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过程第40-41页
        3.2.1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的制备及测试第40-41页
        3.2.2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电极的制备及测试第41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3.3.1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的形貌第41-46页
        3.3.2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的结构第46-48页
        3.3.3 硫-纳米碳纤维混合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48-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56-74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实验过程第57-58页
        4.2.1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测试第57页
        4.2.2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及测试第57-58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72页
        4.3.1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的形貌第58-63页
        4.3.2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的结构第63-67页
        4.3.3 硫-碳基体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67-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74-93页
    5.1 引言第74-75页
    5.2 实验过程第75-76页
        5.2.1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测试第75页
        5.2.2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及测试第75-76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6-92页
        5.3.1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形貌第76-81页
        5.3.2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的结构第81-85页
        5.3.3 碳层-硫-乙炔黑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85-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6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93-113页
    6.1 引言第93-94页
    6.2 实验过程第94-95页
        6.2.1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测试第94页
        6.2.2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及测试第94-95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5-111页
        6.3.1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第95-101页
        6.3.2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第101-105页
        6.3.3 硫-碳-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105-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7 全文总结第113-115页
    7.1 主要结果第113-114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5页
附录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下一篇:APOS理论下高中生定积分概念的理解水平与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