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以首都体育学院“高参小”项目合作学校为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前言第8-16页
    1.1 选题依据第8-9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9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任务第9页
    1.4 文献综述第9-16页
        1.4.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1.4.2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第11-12页
        1.4.3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方法第12页
        1.4.4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内容第12-16页
            1.4.4.1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特点研究第12-13页
            1.4.4.2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研究第13页
            1.4.4.3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研究第13-15页
            1.4.4.4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研究第15-16页
    1.5 小结第16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6-19页
    2.1 研究对象第16页
    2.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6-17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2.2.2.1 问卷的设计第17页
            2.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17页
            2.2.2.3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17-18页
            2.2.2.4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18页
        2.2.3 访谈法第18-19页
        2.2.4 案例分析法第19页
        2.2.5 数理统计法第19页
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19-56页
    3.1 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基本特点第19-36页
        3.1.1 易发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第19-29页
        3.1.2 易发生在篮球、足球、田径项目中第29-31页
        3.1.3 易发生在冬季第31-32页
        3.1.4 易发生在雨、雪、雾霾天中第32-33页
        3.1.5 易发生在下午第一节课中第33-34页
        3.1.6 易发生在室外场所中第34-35页
        3.1.7 易发生擦伤、拉伤、扭伤类型的伤害第35-36页
    3.2 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方分析第36-52页
        3.2.1 学校方面第37-43页
            3.2.1.1 安全教育方面第37-39页
            3.2.1.2 紧急预案方面第39-42页
            3.2.1.3 卫生保健制度方面第42-43页
        3.2.2 体育教师方面第43-48页
            3.2.2.1 性别方面第43页
            3.2.2.2 年龄方面第43-45页
            3.2.2.3 学历方面第45页
            3.2.2.4 周课时量方面第45-46页
            3.2.2.5 体育法知识方面第46-47页
            3.2.2.6 教学能力方面第47-48页
        3.2.3 小学生方面第48-51页
            3.2.3.1 性别方面第48-49页
            3.2.3.2 体重方面第49-50页
            3.2.3.3 年级方面第50-51页
        3.2.4 学生家长方面第51页
        3.2.5 校医方面第51-52页
    3.3 预防及合理处理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第52-56页
        3.3.1 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第52-53页
            3.3.1.1 明确学校与小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第52-53页
            3.3.1.2 完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预案建设第53页
            3.3.1.3 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管理第53页
            3.3.1.4 合理规划体育教师的周课时量第53页
        3.3.2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培训第53-55页
            3.3.2.1 教学能力的培养第53-54页
            3.3.2.2 责任心的教育第54页
            3.3.2.3 法律法规的教育第54页
            3.3.2.4 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第54-55页
        3.3.3 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第55页
            3.3.3.1 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第55页
            3.3.3.2 加强对小学生的管理第55页
        3.3.4 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和指导第55-56页
4 结论与建议第56-57页
    4.1 结论第56页
    4.2 建议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件第61-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CR脱硝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和回收工艺研究
下一篇:硅铝酸盐类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