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生物教科书“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一)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 第8页 |
(二) 生物学教科书在生物课程中的作用 | 第8-9页 |
(三) 分子与细胞模块在生物课程中的价值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对不同版本的国外生物教科书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从宏观角度比较中美教科书的研究 | 第15页 |
三、从微观角度比较中美教科书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对中美两国生物课程标准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家课程标准对“分子与细胞”内容的要求 | 第18-23页 |
一、中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第18-20页 |
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 第20-21页 |
三、中美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美教科书“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 | 第23-46页 |
一、内容分析 | 第23-38页 |
(一) 知识体系比较 | 第23-27页 |
(二) 章节组成结构比较 | 第27-31页 |
(三) 知识目标比较 | 第31-38页 |
二、插图的选取研究 | 第38-42页 |
(一) 插图种类与数量的统计 | 第38-40页 |
(二) 中美教科书插图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三、实验设置的研究 | 第42-44页 |
(一) 人教版必修一实验种类和数量 | 第43页 |
(二) 美国版分子与细胞部分实验种类和数量 | 第43页 |
(三) 中美教科书实验部分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四、科学史选取的研究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6-49页 |
一、结论 | 第46-47页 |
二、启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