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以湖南株洲县松西子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休闲农业园景观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15-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3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休闲农业园区地域文化景观概述第18-28页
    2.1 相关概念第18-19页
        2.1.1 休闲农业园与农业园景观第18页
        2.1.2 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第18-19页
        2.1.3 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第19页
    2.2 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类型第19-21页
        2.2.1 田园农业景观类型第19-20页
        2.2.2 民俗风情景观类型第20页
        2.2.3 古村聚落景观类型第20页
        2.2.4 休闲度假景观类型第20-21页
    2.3 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的发展状况第21-27页
        2.3.1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第21-23页
        2.3.2 国内外休闲农业景观的文化体现第23-24页
        2.3.3 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存在问题第24-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休闲农业园区文化景观规划目标、原则与途径第28-37页
    3.1 休闲农业园区地域文化景观的规划目标第28-30页
        3.1.1 整体乡村景观意象的塑造第28-29页
        3.1.2 原有村落文化格局的保留第29-30页
        3.1.3 人工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第30页
    3.2 休闲农业园区地域文化景观的设计原则第30-32页
        3.2.1 因地制宜原则第30页
        3.2.2 文化延伸原则第30-31页
        3.2.3 参与互动原则第31页
        3.2.4 地域特色鲜明原则第31-32页
    3.3 休闲农业园区地域文化景观的规划途径第32-36页
        3.3.1 园区生态化的理性布局第32-33页
        3.3.2 园区肌理的更新与保护第33-34页
        3.3.3 人文类休闲空间的合理营造第34页
        3.3.4 园区地域性景观的有效保护第34-36页
    3.4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株洲县松西子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构想第37-51页
    4.1 松西子地区概况与园区景观的问题分析第37-43页
        4.1.1 松西子地区历史第37-38页
        4.1.2 松西子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分析第38-43页
        4.1.3 松西子休闲农业园区景观问题分析第43页
    4.2 园区景观的类型定位与整体布局第43-48页
        4.2.1 园区景观的类型定位第43-46页
        4.2.2 空间结构整体布局第46-48页
    4.3 闲置农宅及景观构筑物的改造与利用第48-50页
        4.3.1 田园养老社区的改造第48-49页
        4.3.2 特色乡居与文化民宿的建设第49页
        4.3.3 私家乡村会所的利用第49-50页
    4.4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松西子农耕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51-67页
    5.1 构建农耕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框架第51-55页
        5.1.1 农耕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任务第51-53页
        5.1.2 农耕文化园的景观发展规划第53-55页
        5.1.3 农耕文化园的景观整治计划第55页
    5.2 组织农耕文化园的文化空间结构第55-60页
        5.2.1 以农耕主题为骨架的功能区划第55-59页
        5.2.2 以地域文化为脉络的衔接游线第59-60页
    5.3 营造极具地域文化的景观意象第60-62页
        5.3.1 炎帝文化元素的意象表现第60-62页
        5.3.2 浆果种植特色的意象表现第62页
    5.4 道路交通规划与市政小品设计第62-66页
        5.4.1 道路交通规划第62-64页
        5.4.2 市政小品设计第64-66页
    5.5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研究结论第67页
    6.2 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三维柔性加工离线编程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压GMAW焊缝成形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