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导言 | 第12-21页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2-13页 |
(二)、学术史综述 | 第13-21页 |
一、湘中信义会的早期发展与自立的起步(1902-1920) | 第21-29页 |
(一) 湘中信义会的早期发展 | 第21-23页 |
(二) 自立的初步尝试 | 第23-25页 |
(三) 教育、医疗事业的初创及自立、自养尝试 | 第25-29页 |
二、中华信义会湘中总会"三自"运动的高涨(1920-1936) | 第29-46页 |
(一) 中华信义会及其湘中总会的"三自"主张 | 第29-34页 |
(二) 信道基础上的信徒自立 | 第34-36页 |
(三) 调整教区管理,裁减教牧人员 | 第36-38页 |
(四) 自治的实现与自传的推进 | 第38-40页 |
(五) 湘中总会教育事业的自立自养—以桃花仑信义中学为例 | 第40-43页 |
(六) 自养的阻碍因素 | 第43-46页 |
三、湘中总会"三自"运动的挫折与转变(1946 -1951) | 第46-55页 |
(一) 湘中总会青年事工的加强与自传 | 第46-49页 |
(二) 挪威差会的自养计划及湘中总会的自养危机 | 第49-52页 |
(三) 湘中总会的"三自"爱国运动 | 第52-55页 |
四、反帝与记忆选择:湘中总会自立历史的重构(1951-1976) | 第55-65页 |
(一) 记忆史理论与研究现状 | 第55-56页 |
(二) 湘中总会中国基督徒"反帝"集体记忆 | 第56-60页 |
(三) 教会人士集体记忆中宗教与唯物论的调适 | 第60-61页 |
(四) "三个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宁乡县为例 | 第61-65页 |
结语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