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篡视野下胎儿利益保护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民法典制定过程中胎儿利益保护规范的演变 | 第12-14页 |
| (一) 五部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具体规定 | 第12页 |
| (二) 民法总则(草案)第三次审议稿的具体规定 | 第12-14页 |
| 二、各国(地区)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模式 | 第14-19页 |
| (一) 总括保护主义 | 第14-15页 |
| (二) 个别保护主义 | 第15-16页 |
| (三) 绝对主义 | 第16页 |
| (四) 不同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第16-19页 |
|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胎儿利益保护 | 第19-29页 |
| (一) 胎儿应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 (二) 胎儿权利如何行使 | 第23-26页 |
| (三) 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应以其活着出生为前提 | 第26-29页 |
| 四、胎儿受保护的利益范围 | 第29-33页 |
| (一) 物质性人格利益 | 第29-31页 |
| (二) 精神性人格利益 | 第31页 |
| (三) 财产利益 | 第31-33页 |
| 五、民法典关于胎儿利益保护规范之构建 | 第33-37页 |
| (一) 对五部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征求意见稿的评析 | 第33-35页 |
| (二) 保护胎儿利益的民法规范构建建议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附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