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诱惑侦查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一) 诱惑侦查的定义 | 第10-13页 |
(二) 诱惑侦查的特征 | 第13-15页 |
(三) 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5-19页 |
1. 诱惑侦查与警察圈套(侦查陷阱)(entrapment) | 第15-17页 |
2. 诱惑侦查与卧底侦查 | 第17页 |
3. 诱惑侦查与特情侦查 | 第17-18页 |
4. 诱惑侦查与控制下交付 | 第18-19页 |
(四) 对诱惑侦查传统两分法的澄清 | 第19-20页 |
二、美国和德国关于诱惑侦查的立法和实践:我国诱惑侦查法制化可借鉴的经验 | 第20-27页 |
(一) 美国 | 第21-25页 |
(二) 德国 | 第25-27页 |
三、我国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 | 第27-46页 |
(一) 诱惑侦查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7-31页 |
1. 诱惑侦查制度的肯定与质疑 | 第27-28页 |
2. 我国对于诱惑侦查制度的价值取舍 | 第28-29页 |
3. 实现诱惑侦查法制化——价值取舍后的必经之路 | 第29-31页 |
(二) 目前我国诱惑侦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 我国诱惑侦查行为在运用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不利于被告人权利的保护 | 第31-32页 |
2. 我国的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 第32页 |
3. 对于非法诱惑侦查的侵害,缺乏权利救济措施 | 第32-33页 |
(三) 诱惑侦查合法性界限的判定标准评介与重建 | 第33-36页 |
1. 主观标准说的评介 | 第33-34页 |
2. 客观标准的评介 | 第34页 |
3. 综合标准的评介 | 第34-35页 |
4. 重建我国的诱惑侦查合法性标准 | 第35-36页 |
(四) 诱惑侦查的制度架构 | 第36-46页 |
1. 诱惑侦查的适用主体 | 第36-37页 |
2. 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 | 第37-38页 |
3. 诱惑侦查的适用情形 | 第38-39页 |
4. 诱惑行为的合理限度 | 第39-41页 |
5. 诱惑侦查的启动、实施和监督程序 | 第41-43页 |
6. 违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