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二、民事审前程序与释明 | 第13-16页 |
(一)民事审前程序 | 第13页 |
(二)释明、民事审前程序释明和庭审释明 | 第13-16页 |
1.释明的涵义及性质 | 第13-14页 |
2.民事审前程序释明与庭审释明区别性分析 | 第14-16页 |
三、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 第16-25页 |
(一)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的必要性 | 第16-23页 |
1.域外释明制度历史演变概述 | 第16-19页 |
2.不同民事诉讼模式下的法官释明制度 | 第19-21页 |
3.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变与释明制度的发展 | 第21-23页 |
(二)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的正当性 | 第23-25页 |
1.正当性根据之一: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实质平等 | 第23页 |
2.正当性根据之二:保障诉讼主体的程序参与权 | 第23-24页 |
3.正当性根据之三:提高诉讼效益 | 第24-25页 |
四、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 | 第25-34页 |
(一)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原则 | 第25-27页 |
1.合法原则 | 第25-26页 |
2.公开原则 | 第26页 |
3.适度原则 | 第26-27页 |
(二)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主体 | 第27-29页 |
(三)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适用对象 | 第29-30页 |
(四)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方式 | 第30-31页 |
(五)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内容及界限 | 第31-34页 |
1.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内容 | 第31-32页 |
2.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行使界限 | 第32-34页 |
五、完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34-47页 |
(一)关于法官对诉讼请求的释明 | 第35-38页 |
1.对诉讼请求变更的释明 | 第36-37页 |
2.对诉讼请求不充分的释明 | 第37-38页 |
(二)关于法官对事实主张的释明 | 第38-39页 |
(三)关于法官对争点整理的释明 | 第39-40页 |
(四)关于法官对当事人举证的释明 | 第40-42页 |
1.对举证责任分配的释明 | 第40-41页 |
2.对证据失权的释明 | 第41-42页 |
(五)关于审前调解法官在调解过程中的释明 | 第42-45页 |
(六)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的保障机制 | 第45-47页 |
六、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