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概述 | 第15-20页 |
(一)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参与分配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17-20页 |
1. 参与分配制度的功能 | 第17-18页 |
2. 我国现行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功能定位比较 | 第18-20页 |
二、我国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内容评析 | 第20-29页 |
(一)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内容 | 第20-24页 |
1.我国参与分配的适用条件 | 第20-23页 |
2.我国参与分配的适用程序 | 第23-24页 |
(二)我国现行参与分配制度内容评析 | 第24-29页 |
1.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的主体 | 第24-25页 |
2.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的前提条件 | 第25-26页 |
3.关于参与分配的申请期限 | 第26-27页 |
4.关于对债务人责任财产的维护和管理 | 第27-28页 |
5.关于参与分配的救济程序 | 第28-29页 |
三、民事执行中参与分配制度的分配原则 | 第29-39页 |
(一)各国民事执行分配原则立法例 | 第29-32页 |
1.优先原则 | 第29-31页 |
2.平等原则 | 第31页 |
3.折衷原则 | 第31-32页 |
(二)执行分配原则的比较分析 | 第32-36页 |
1.关于立论依据 | 第32-33页 |
2.关于执行效率问题 | 第33页 |
3.关于执行的后果问题 | 第33-34页 |
4.关于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关系问题 | 第34-36页 |
(三)我国民事执行分配原则的立法现状 | 第36-37页 |
(四)我国现行民事执行分配原则评析 | 第37-39页 |
四、我国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改革建议 | 第39-48页 |
(一)现行立法格局下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 | 第39-44页 |
1.明确申请参与分配的主体范围 | 第39-40页 |
2.建立法院对债权人的公告和通知程序 | 第40-42页 |
3.明确参与分配的申请期限 | 第42页 |
4.完善我国分配方案异议制度 | 第42-44页 |
(二)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重构 | 第44-48页 |
1.确立一般破产主义的破产制度 | 第44-46页 |
2.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重新构建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