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汇率变动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关于卢布改革对俄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关于国际贸易实证计量以及贸易模型研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3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2页 |
1.4.2 本文不足 | 第12-13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马歇尔-勒纳条件 | 第13页 |
2.2 "J曲线效应理论" | 第13-16页 |
3 俄罗斯汇率制度演变及成因 | 第16-24页 |
3.1 俄罗斯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6-18页 |
3.1.1 卢布汇率制度演变 | 第16-17页 |
3.1.2 卢布汇率制度面临的新经济形势 | 第17-18页 |
3.2 卢布贬值的原因 | 第18-24页 |
3.2.1 卢布贬值的内部原因 | 第18-21页 |
3.2.2 卢布贬值的外部原因 | 第21-24页 |
4 中俄贸易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6页 |
4.1 中俄贸易发展概况 | 第24-29页 |
4.1.1 中俄贸易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24-25页 |
4.1.2 中俄贸易发展特点 | 第25-29页 |
4.2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4.2.1 中俄贸易额 | 第30-36页 |
5 卢布贬值对中俄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 第36-45页 |
5.1 模型和数据的选取 | 第36-39页 |
5.1.1 宏观经济模型选取 | 第36-39页 |
5.1.2 数据选取 | 第39页 |
5.2 模型检验 | 第39-43页 |
5.2.1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第39-43页 |
5.3 两个VAR模型检验 | 第43-45页 |
5.3.1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3-44页 |
5.3.2 方差分解 | 第44-45页 |
6 中俄贸易发展的结论与建议 | 第45-49页 |
6.1 未来合作机遇与路径 | 第45页 |
6.2 中俄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6.2.1 在俄中边境地区建立保税区和期货交易中心 | 第45-46页 |
6.2.2 加强中俄汇率与金融合作 | 第46-47页 |
6.2.3 推进人民币直接结算措施 | 第47页 |
6.2.4 为边贸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