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1949-1966年中国花鸟之变法--以“京津画派”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第9-10页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范围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本文研究的重点第14-15页
第2章 1949-1966年花鸟画变法综述第15-27页
    2.1 新政权下的“新国画运动”第15-21页
        2.1.1 徐悲鸿思想主张下的“国画改良”第16-17页
        2.1.2 “关于国画接受遗产问题”之论战第17-20页
        2.1.3 “关于中国画的创新和笔墨问题”之论战第20-21页
    2.2 花鸟画改造的演变趋势第21-27页
        2.2.1 1949年后花鸟画的写实性第21-24页
        2.2.2 “双百方针”下花鸟画的民族性第24-25页
        2.2.3 “文艺八条”下花鸟画的写意性第25-27页
第3章 以建国后“京津画派”为个案分析1949-1966年的花鸟画第27-39页
    3.1 建国后京津画派的发展状况第27-28页
    3.2 “京津画派”画家作品个案分析第28-39页
        3.2.1 于非闇作品分析第28-30页
        3.2.2 王雪涛作品分析第30-33页
        3.2.3 郭味蕖作品分析第33-35页
        3.2.4 刘奎龄作品分析第35-39页
第4章 1949-1966年花鸟画之“变”第39-53页
    4.1 花鸟画改造中突出特征第39-49页
        4.1.1 艺术观念之变第39-41页
        4.1.2 题材应用之变第41-43页
        4.1.3 图式风格之变第43-47页
        4.1.4 表现语言之变第47-49页
    4.2 花鸟画改造中的矛盾第49-53页
        4.2.1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第49-51页
        4.2.2 中西方艺术交融的矛盾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蒋维崧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以书入印”为视角
下一篇: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