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关于唐代墓室壁画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3.2 关于唐代服饰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3 对于唐代妇女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1-14页 |
第2章 陕西地区唐代壁画墓概述 | 第14-20页 |
第3章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研究 | 第20-58页 |
3.1 “女侍男装”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第20-27页 |
3.1.1 “侍女”的界定 | 第20-21页 |
3.1.2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的界定 | 第21-27页 |
3.2 女侍男装人物身份地位研究 | 第27-36页 |
3.2.1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在墓室中所处位置 | 第28-29页 |
3.2.2 侍女群像中,女侍男装人物所处位置 | 第29-36页 |
3.3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分期研究 | 第36-47页 |
3.3.1 女侍男装在整个唐墓壁画人物画中的数量分布 | 第36-40页 |
3.3.2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的嬗变 | 第40-47页 |
3.4 女侍男装人物形象研究 | 第47-58页 |
3.4.1 女侍所穿男装服饰研究 | 第47-50页 |
3.4.2 女侍男装人物装扮研究 | 第50-58页 |
第4章 唐代女着男装现象原因分析 | 第58-68页 |
4.1 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 第58-60页 |
4.2 宗教的相互碰撞 | 第60-61页 |
4.3 女性地位的提高与武则天等政治女性的推波助澜 | 第61-64页 |
4.3.1 唐代女子参政 | 第62-63页 |
4.3.2 唐代女子的社会交往活动 | 第63页 |
4.3.3 唐代女子受教育情况 | 第63页 |
4.3.4 婚姻自主 | 第63-64页 |
4.3.5 参加体育活动 | 第64页 |
4.4 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 | 第64-65页 |
4.5 安史之乱后男装侍女减少的原因分析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