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内部控制效率评价体系下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9页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二章 反洗钱研究相关理论第11-14页
    2.1 洗钱基础理论知识第11页
        2.1.1 洗钱的定义第11页
        2.1.2 洗钱的过程第11页
    2.2 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理论第11-12页
        2.2.1 内部控制效率评价理论第12页
        2.2.2 反洗钱的内控效率评价选择第12页
    2.3 反洗钱工作中的组织体系第12-13页
    2.4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三章 包商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分析第14-20页
    3.1 包商银行的基本情况第14页
    3.2 包商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现状第14-16页
        3.2.1 反洗钱工作机制建立情况第14-15页
        3.2.2 反洗钱法定义务执行情况第15-16页
    3.3 包商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突出问题分析第16-17页
        3.3.1 传统的“总—分—支”模式,降低了反洗钱工作效率第16页
        3.3.2 反洗钱系统功能亟待大力提升第16页
        3.3.3 反洗钱岗位变动频繁第16页
        3.3.4 反洗钱相关专门人才缺失第16-17页
        3.3.5 制度性制约匮乏,职工缺乏反洗钱的积极性第17页
        3.3.6 反洗钱报告质量较差第17页
    3.4 包商银行洗钱风险因素评价分析第17-18页
        3.4.1 法律风险因素分析第17-18页
        3.4.2 操作风险因素分析第18页
        3.4.3 声誉风险因素分析第18页
    3.5 包商银行面临的国内外洗钱新形势和环境变化第18-19页
        3.5.1 国外洗钱形势变化第18页
        3.5.2 国内洗钱形势变化第18-19页
    3.6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四章 包商银行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第20-36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第20-21页
    4.2 指标的标准化规则第21-22页
    4.3 包商银行洗钱风险特征指标的标准化及评价得分第22-24页
        4.3.1 战略目标指标的标准化及得分第22-24页
        4.3.2 包商银行经营目标指标的标准化及得分情况第24页
        4.3.3 合规目标指标的标准化第24页
    4.4 包商银行洗钱风险控制指标的标准化及得分情况第24-27页
        4.4.1 包商银行内部环境指标的标准化及得分情况第25-27页
        4.4.2 包商银行考核培训指标标准值及得分情况第27页
    4.5 目标设定指标标准化第27-28页
    4.6 包商银行风险评估程序的标准化及得分情况第28-29页
    4.7 包商银行控制活动的标准值及得分情况第29-30页
    4.8 包商银行信息与沟通标准值的得分情况第30-31页
    4.9 反洗钱内控效率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1-34页
        4.9.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第31页
        4.9.2 构造判断矩阵第31-34页
    4.10 包商银行内控制效率评价的最终得分结果分析第34-35页
    4.11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设计第36-42页
    5.1 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设计第36-41页
        5.1.1 工作目标第36页
        5.1.2 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第36-37页
        5.1.3 组织管理第37-39页
        5.1.4 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的实施步骤和要求第39-40页
        5.1.5 包商银行反洗钱改革方案实施中的要求第40-41页
    5.2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第42-44页
    6.1 总结第42页
    6.2 进一步提高包商银行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的建议第42-44页
        6.2.1 强化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反洗钱队伍第42页
        6.2.2 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第42-43页
        6.2.3 加强对系统筛选可疑案例的人工分析第43页
        6.2.4 采取措施,加强对高风险领域及高风险客户的风险防控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VA综合平衡计分卡在煤炭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伊泰集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