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外关于融资买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6页 |
2.1.2 国外关于融券卖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6-17页 |
2.1.3 国外关于融资融券整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7-18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1 国内关于融资买空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8页 |
2.2.2 国内关于融券卖空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8-19页 |
2.2.3 国内关于融资融券整体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研究 | 第19页 |
2.3 对已有文献研究述评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融资融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32页 |
3.1 融资融券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3.1.1 融资融券的概念 | 第22页 |
3.1.2 融资买空和融券卖空的概念 | 第22-23页 |
3.1.3 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 | 第23-24页 |
3.1.4 融资融券交易与普通证券交易的区别 | 第24-26页 |
3.2 融资融券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3 融资融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2-44页 |
4.1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4.1.1 标的股选择标准 | 第32页 |
4.1.2 投资者结构 | 第32-34页 |
4.1.3 保证金比例 | 第34-35页 |
4.1.4 报升规则 | 第35页 |
4.2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5-44页 |
4.2.1 未引入两融交易时股市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35-37页 |
4.2.2 融资买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7-39页 |
4.2.3 融券卖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9-44页 |
第五章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4-58页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5.2 模型的介绍 | 第45-47页 |
5.2.1 ARCH(p)模型 | 第45-46页 |
5.2.2 GARCH(p,q)模型 | 第46-47页 |
5.3 对比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之前和之后的股市波动性 | 第47-52页 |
5.3.1 构建模型 | 第47页 |
5.3.2 正态性检验 | 第47-48页 |
5.3.3 平稳性检验 | 第48-49页 |
5.3.4 ARCH-LM检验 | 第49-51页 |
5.3.5 GARCH(1,1)模型的估计 | 第51-52页 |
5.4 融资融券推出之后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2-56页 |
5.4.1 构建模型 | 第52页 |
5.4.2 正态性检验 | 第52-53页 |
5.4.3 ARCH-LM检验 | 第53-55页 |
5.4.4 GARCH(1,1)模型估计 | 第55-56页 |
5.5 实证结果总结与解释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我国融资融券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