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关于纵向一体化动机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关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12页 |
三、关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四、关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五、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理论基础与相关分析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概念 | 第18-19页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1页 |
三、范围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主要形式与典型模式 | 第22-26页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存在的主要形式 | 第22-24页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典型模式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 | 第26-27页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额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一、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状况 | 第28-29页 |
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主要形式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分析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南京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 | 第33-35页 |
一、纵向一体化发展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二、评价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高邮市界首镇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 | 第35-37页 |
一、纵向一体化发展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二、评价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江苏省射阳碧林大蒜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 | 第37-39页 |
一、纵向一体化发展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二、评价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绩效评价 | 第41-53页 |
第一节 绩效评价的步骤与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一、绩效评价的步骤 | 第41页 |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 第42-50页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5页 |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0页 |
三、权重结果分析 | 第50页 |
第三节 选定评价方法以及运行评价 | 第50-53页 |
一、选择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二、运行评价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一、多种途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融资 | 第54页 |
二、适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第54页 |
三、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质量 | 第54-55页 |
四、注重生态效益的获得 | 第55页 |
五、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1 | 第59-62页 |
附录 2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