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二、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第13-19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央视春晚 | 第13页 |
2、社会主导价值观 | 第13-14页 |
(二) 春晚的特质 | 第14-15页 |
1、央视春晚的宗旨 | 第14页 |
2、央视春晚的特性 | 第14-15页 |
(三) 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作用 | 第15-19页 |
1、宣传作用 | 第15-16页 |
2、激励作用 | 第16页 |
3、引领作用 | 第16-17页 |
4、凝聚作用 | 第17-19页 |
三、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突出内容 | 第19-26页 |
(一) 国家层面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表达 | 第19-21页 |
1、经济建设实现富强 | 第19页 |
2、政治建设实现民主 | 第19-20页 |
3、文化建设实现文明 | 第20页 |
4、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实现和谐 | 第20-21页 |
(二)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表达 | 第21-23页 |
1、制度内的自由突显 | 第21页 |
2、各领域的平等呼唤 | 第21-22页 |
3、规范化的公正诉求 | 第22页 |
4、全社会的法治氛围 | 第22-23页 |
(三) 个人层面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表达 | 第23-26页 |
1、坚定不移的爱国观 | 第23页 |
2、尽职奉献的敬业观 | 第23-24页 |
3、诚实守信的诚信观 | 第24-25页 |
4、善良宽容的友善观 | 第25-26页 |
四、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方法 | 第26-30页 |
(一) 各类节目的表达 | 第26页 |
(二) 先进人物的示范 | 第26-27页 |
(三) 宣传口号的推进 | 第27页 |
(四) 主持话语的解读 | 第27-28页 |
(五) 屏幕影像的渲染 | 第28页 |
(六) 身份标识的反复 | 第28-30页 |
五、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面临的压力 | 第30-36页 |
(一) 满足群众增长性的新需求 | 第30-31页 |
1、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 第30-31页 |
2、不断提升的艺术品位 | 第31页 |
(二) 应对媒介现代化的新变化 | 第31-32页 |
1、传播媒体的新发展 | 第31-32页 |
2、节目竞争的新趋势 | 第32页 |
(三) 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特点 | 第32-34页 |
1、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 第33页 |
2、西方外来文化的新挑战 | 第33-34页 |
3、时代主导文化的新内涵 | 第34页 |
(四) 实现民族复兴梦的新要求 | 第34-36页 |
1、新形势提出新任务 | 第34-35页 |
2、新使命需要新担当 | 第35-36页 |
六、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 第36-48页 |
(一) 大力强化传播的主导意识 | 第36-39页 |
1、提高传播的政治觉悟 | 第36-37页 |
2、秉承传播的职业原则 | 第37-39页 |
(二) 积极改进传播的媒介技术 | 第39-42页 |
1、审查原则求明确,审查程序求精简 | 第39页 |
2、制作技术求精细,编排方式求生动 | 第39-40页 |
3、组织形式求合作,播出机制求创新 | 第40-41页 |
4、互动模式求新意,受众参与求广泛 | 第41-42页 |
(三) 着力创新传播的主题内容 | 第42-46页 |
1、挖掘传统文化,掌握时代主题 | 第42-43页 |
2、把握热点脉搏,了解民众所好 | 第43-44页 |
3、贴近现实生活,提升艺术水准 | 第44-45页 |
4、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独特气派 | 第45-46页 |
(四) 努力优化传播的表现形式 | 第46-48页 |
1、不断丰富艺术表现形式 | 第46页 |
2、合理安排节目比例设置 | 第46-47页 |
3、巧妙构建板块连接方式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