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As、Hg、Sb、Sn国家标准制定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9页 |
1 砷的毒性及测定方法 | 第11-12页 |
·砷的基本情况及其毒性 | 第11页 |
·砷的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1-12页 |
·光谱法 | 第12页 |
2 汞的毒性及测定方法 | 第12-13页 |
·汞的基本情况及其毒性 | 第12-13页 |
·汞的分析方法 | 第13页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36-38] | 第13页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39-40] | 第13页 |
3 锑的毒性及测定方法 | 第13-15页 |
·锑的基本情况及其毒性 | 第13-14页 |
·锑的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 第14页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第14页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第14-15页 |
4 锡的毒性及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锡的基本情况及其毒性 | 第15页 |
·锡的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5页 |
·光谱法 | 第15-16页 |
5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 | 第16-20页 |
·原子荧光光谱法发展简介 | 第16-17页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 第17-20页 |
·HG-AFS 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AFS-930 原子荧光光度计 | 第18-20页 |
6 空气和废气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第20-22页 |
·原子荧光法在重金属中测定的应用 | 第20-21页 |
·空气和废气样品的采集 | 第21-22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2页 |
7 本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 第22-28页 |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 第22-25页 |
·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8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8-29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8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原子荧光法用于空气和废气中As 的研究 | 第29-53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仪器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30页 |
·测定方法 | 第30-33页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30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0-31页 |
·标准系列的配置和样品的测定 | 第31-32页 |
·计算 | 第32-33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试样消解方法的选择 | 第33-36页 |
·湿法消解混合酸的选择 | 第33-34页 |
·微波消解混合酸的选择和条件的选择 | 第34-36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36-40页 |
·正交试验 | 第36-38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38-40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40-41页 |
·分析方法性能的研究 | 第41-45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5-47页 |
三 不确定度评定 | 第47-52页 |
·数学模型 | 第47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47-48页 |
·不确定度分量计算 | 第48-52页 |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 | 第48-49页 |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49页 |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49-50页 |
·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50-51页 |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51页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51页 |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 第51-52页 |
四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原子荧光光用于空气和废气中Hg 的研究 | 第53-75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仪器 | 第53页 |
·试剂 | 第53-54页 |
·测定方法 | 第54-56页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54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4页 |
·标准系列的配置和样品的测定 | 第54-56页 |
·计算 | 第56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56-70页 |
·试样消解方法的选择 | 第56-58页 |
·湿法消解混合酸的选择 | 第56-57页 |
·微波消解混合酸的选择和条件的选择 | 第57-58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58-63页 |
·正交试验 | 第58-60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60-63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63-65页 |
·分析方法性能的研究 | 第65-68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68-70页 |
三 不确定度评定 | 第70-74页 |
·数学模型 | 第70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70-71页 |
·不确定度分量计算 | 第71-74页 |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 | 第71-72页 |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72页 |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72-73页 |
·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73-74页 |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74页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74页 |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 第74页 |
四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原子荧光法用于空气和废气中Sb 的研究 | 第75-97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材料 | 第75页 |
·仪器 | 第75页 |
·试剂 | 第75页 |
·测定方法 | 第75-78页 |
·标准系列的配置和样品的测定 | 第76-77页 |
·计算 | 第77-78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78-92页 |
·试样消解方法的选择 | 第78-79页 |
·湿法消解混合酸的选择 | 第78页 |
·微波消解混合酸的选择和条件的选择 | 第78-79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79-84页 |
·正交试验 | 第80-82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82-84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84-87页 |
·分析方法性能的研究 | 第87-90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90-92页 |
三 不确定度评定 | 第92-96页 |
·数学模型 | 第92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92-93页 |
·不确定度分量计算 | 第93-96页 |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 | 第93-94页 |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94页 |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94页 |
·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94-95页 |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95页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95页 |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 第95-96页 |
四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原子荧光法用于空气和废气中Sn 的研究 | 第97-116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97-100页 |
·材料 | 第97页 |
·仪器 | 第97页 |
·试剂 | 第97页 |
·测定方法 | 第97-100页 |
·标准系列的配置和样品的测定 | 第98-99页 |
·计算 | 第99-100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2页 |
·试样消解方法的选择 | 第100页 |
·湿法消解混合酸的选择 | 第100页 |
·微波消解混合酸的选择和条件的选择 | 第100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 | 第100-106页 |
·正交试验 | 第101-103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103-106页 |
·反应体系的选择 | 第106-107页 |
·分析方法性能的研究 | 第107-111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111-112页 |
三 不确定度评定 | 第112-115页 |
·数学模型 | 第113页 |
·不确定度来源 | 第113页 |
·不确定度分量计算 | 第113-115页 |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 | 第113页 |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113页 |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113-114页 |
·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 第114-115页 |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115页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115页 |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 第115页 |
四 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一 结论 | 第116-117页 |
二 展望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5页 |
附录 | 第125-13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