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炼油碱渣废水概述 | 第12-14页 |
·炼油碱渣的来源、组成与危害 | 第12-14页 |
·炼油碱渣的来源 | 第12页 |
·炼油碱渣废水的组成 | 第12-13页 |
·炼油碱渣废水的危害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炼油碱渣处理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湿式氧化法 | 第14-15页 |
·高效生物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炼油碱渣废水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炼油碱渣处理后排放的标准和目标 | 第18页 |
·排放标准 | 第18页 |
·排放目标 | 第18页 |
第二节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炼油碱渣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 第19-22页 |
·处理方案的选择 | 第19-20页 |
·处理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案、药剂、设备和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第一节 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及水质 | 第22页 |
第二节 实验内容 | 第22页 |
第三节 实验药剂以及仪器设备 | 第22-26页 |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3-24页 |
·测试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常规水质指标测试分析方法 | 第24页 |
·色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炼油碱渣废水处理效果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混凝法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混凝法概述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影响混凝作用的因素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混凝剂的种类与选择 | 第28-29页 |
·混凝剂的种类 | 第28-29页 |
·混凝剂的选择 | 第29页 |
第四节 实验材料及水质 | 第29-30页 |
·炼油碱渣废水水质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第五节 混凝剂实验方法 | 第30页 |
第六节 混凝剂的优选实验 | 第30-36页 |
·正交实验 | 第31-33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混凝剂PAC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助凝剂CPAM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第34页 |
·最佳pH 确定 | 第34-35页 |
·CPAM 投入后最佳搅拌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铁碳微电解/Fenton 试剂氧化法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37-51页 |
第一节 铁碳微电解/Fenton 试剂氧化法概述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用水水质 | 第38页 |
·铁碳微电解/Fenton 工艺流程与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铁碳微电解/Fenton 工艺流程 | 第38页 |
·铁碳微电解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Fenten 试剂氧化法实验方法 | 第39页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39页 |
第三节 铁碳微电解/Fenton 试剂氧化法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研究 | 第39-50页 |
·铁碳微电解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研究 | 第39-43页 |
·铁碳微电解机理 | 第39-41页 |
·反应pH 值的影响 | 第41页 |
·微电解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铁碳填料与废水体积比的影响 | 第42-43页 |
·Fenton 试剂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研究 | 第43-49页 |
·Fenton 试剂催化氧化机理 | 第43-44页 |
·影响Fenton 试剂处理效果的因素 | 第44-45页 |
·H_20_2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第45-46页 |
·Fe2+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第46-47页 |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47-48页 |
·反应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微电解-Fenton 试剂氧化法处理炼油碱渣废水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大孔树脂吸附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51-61页 |
第一节 大孔树脂吸附法概述 | 第51-54页 |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炼油碱渣废水的理论基础 | 第51-53页 |
·脱附条件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实验装置图及废水来源 | 第55页 |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图 | 第55页 |
·废水来源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 | 第55-56页 |
·树脂动态吸附脱附实验 | 第56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 | 第56-57页 |
·树脂的筛选 | 第56-57页 |
·pH 值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树脂动态吸附实验 | 第57-59页 |
·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树脂脱附研究 | 第58-59页 |
第四节 树脂吸附-脱附稳定性实验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61-68页 |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概述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实验设计 | 第62-63页 |
·实验对象 | 第62页 |
·实验内容 | 第62页 |
·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 第62-63页 |
·实验方法及装置 | 第62-63页 |
·分析方法 | 第63页 |
第三节 活性污泥驯化 | 第63-65页 |
第四节 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器的运行 | 第65-67页 |
·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5页 |
·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器的运行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八章 联合处理方法经济技术分析 | 第68-73页 |
第一节 技术分析 | 第68页 |
第二节 经济分析 | 第68-73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