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沙漠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沙漠化定义 | 第10-11页 |
·沙漠化的成因 | 第11页 |
·沙漠化的危害 | 第11-12页 |
·我国沙漠化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8页 |
·研究区自然环境 | 第20-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气候 | 第21-22页 |
·水文 | 第22-23页 |
·土壤 | 第23-24页 |
·艾比湖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25页 |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 | 第25-27页 |
·艾比湖面积的萎缩 | 第25-26页 |
·流域内风蚀危害加剧 | 第26页 |
·湖周植被破坏并发生逆向演替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及信息提取 | 第28-42页 |
·数据源与预处理 | 第28-35页 |
·TM/ETM+数据的特点 | 第28-29页 |
·数据源 | 第29-30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30-31页 |
·几何精校正 | 第31页 |
·辐射校正 | 第31-35页 |
·遥感影像的分类 | 第35-41页 |
·分类体系的确立 | 第35-38页 |
·分类方法与结果 | 第38-40页 |
·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动态监测 | 第42-56页 |
·二十年来艾比湖研究区域不同时期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第42-46页 |
·1990 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第42-43页 |
·2001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第43-44页 |
·2007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第44-45页 |
·2010 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状况分析 | 第45-46页 |
·土地沙漠化动态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土地沙漠化动态度分析 | 第46页 |
·土地沙漠化转移概率矩阵 | 第46页 |
·土地沙漠化重心模型 | 第46-47页 |
·艾比湖区域近20 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分析 | 第47-51页 |
·1990-2001 年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特征 | 第47-49页 |
·2001-2007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 | 第49-50页 |
·2007-2010 年土地沙漠化变化特征 | 第50-51页 |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20 年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第51-54页 |
·不同时期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动态分析 | 第51-53页 |
·各种沙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 第56-69页 |
·自然因素的系统分析 | 第56-62页 |
·气温 | 第57-59页 |
·降水 | 第59-61页 |
·蒸发量变化特征 | 第61页 |
·风速 | 第61-62页 |
·人为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 | 第62-65页 |
·人口数量变化 | 第62-63页 |
·经济增长 | 第63页 |
·生产方式 | 第63-65页 |
·政策驱动因素 | 第65页 |
·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自然与人为因素贡献率的定量分析 | 第65-67页 |
·指标选取 | 第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艾比湖区域土地沙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 第69-76页 |
·概述 | 第69页 |
·研究方法 | 第69-72页 |
·艾比湖研究区域土地沙漠化动态模拟和预测 | 第72-73页 |
·防治策略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6-77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