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第一节《琵琶记》概况及其语料价值 | 第10页 |
| 第二节 《琵琶记》研究现状与祈使句、感叹句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一、《琵琶记》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二、祈使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感叹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四节《琵琶记》祈使句与感叹句的分类 | 第15-18页 |
| 一、《琵琶记》祈使句的分类 | 第15页 |
| 二、《琵琶记》感叹句的分类 | 第15-18页 |
| 第二章《琵琶记》中的祈使句 | 第18-46页 |
| 第一节 以动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 第18-29页 |
| 一、以乞请动词为标记 | 第18-20页 |
| (一)“请”字句 | 第18-19页 |
| (二)“乞”字句 | 第19-20页 |
| 二、以趋向动词为标记 | 第20-23页 |
| (一)“来”字句 | 第20-21页 |
| (二)“过来”句 | 第21-22页 |
| (三)“出来”句 | 第22-23页 |
| (四)“去”字句 | 第23页 |
| 三、以使令动词为标记 | 第23-25页 |
| (一)“教”字句 | 第23-24页 |
| (二)“唤”字句 | 第24页 |
| (三)“叫”字句 | 第24-25页 |
| 四、以愿望类动词为标记 | 第25-27页 |
| (一)“望”字句 | 第25-26页 |
| (二)“愿”字句 | 第26-27页 |
| 五、以助动词为标记 | 第27-29页 |
| (一)“须”字句 | 第27-28页 |
| (二)“当”字句 | 第28页 |
| (三)“要”字句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 第29-38页 |
| 一、以肯定副词为标记 | 第29-31页 |
| (一)“且”字句 | 第29-30页 |
| (二)“千万”句 | 第30页 |
| (三)“好生”句 | 第30-31页 |
| 二、以否定副词为标记 | 第31-38页 |
| (一)“不”字句 | 第31-35页 |
| (二)“休”字句 | 第35-37页 |
| (三)“莫”字句 | 第37-38页 |
| (四)“勿”字句 | 第38页 |
| 第三节 以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 第38-41页 |
| 一、“则个”句 | 第38-39页 |
| 二、“咱”字句 | 第39页 |
| 三、“便了”句 | 第39-40页 |
| 四、“休”字句 | 第40页 |
| 五、“罢”字句 | 第40-41页 |
| 第四节 以其他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 第41-43页 |
| 一、以其他动词为标记 | 第41-42页 |
| (一)“罢”字句 | 第41页 |
| (二)“与1”字句 | 第41页 |
| (三)其他类型 | 第41-42页 |
| 二、以介词结构为标记 | 第42-43页 |
| (一)“把”字句为标记 | 第42页 |
| (二)“与2”字句为标记 | 第42-43页 |
| 三、以叹词为标记 | 第43页 |
| 第五节 《琵琶记》中祈使句的语用功能 | 第43-46页 |
| 一、命令/请求类 | 第43-44页 |
| (一)命令类 | 第43-44页 |
| (二)请求类 | 第44页 |
| 二、禁止/劝阻类 | 第44-45页 |
| (一)禁止类 | 第44页 |
| (二)劝阻类 | 第44-45页 |
| 三、建议/希望类 | 第45-46页 |
| (一)建议类 | 第45页 |
| (二)希望类 | 第45-46页 |
| 第三章《琵琶记》中的感叹句 | 第46-60页 |
| 第一节 以副词为标记的感叹句 | 第46-50页 |
| 一、以语气副词为标记 | 第46-47页 |
| (一)“真”字句 | 第46页 |
| (二)“真个”句 | 第46-47页 |
| (三)“偏”字句 | 第47页 |
| 二、以程度副词为标记 | 第47-50页 |
| (一)“多少”句 | 第47页 |
| (二)“何”字句 | 第47-48页 |
| (三)“甚”字句 | 第48页 |
| (四)“忒”字句 | 第48页 |
| (五)“好”字句 | 第48-49页 |
| (六)“杀”字句 | 第49-50页 |
| (七)其他副词类型 | 第50页 |
| 第二节 以语气词为标记的感叹句 | 第50-52页 |
| 一、“哉”字句 | 第50-51页 |
| 二、“咳”字句 | 第51页 |
| 三、“也”字句 | 第51-52页 |
| 四、“也么哥”句 | 第52页 |
| 五、“那”字句 | 第52页 |
| 第三节 以叹词为标记的感叹句 | 第52-54页 |
| 一、“呀”字句 | 第53页 |
| 二、“唯”字句 | 第53页 |
| 三、“嗏”字句 | 第53-54页 |
|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感叹句 | 第54-56页 |
| 一、以名词为标记 | 第54页 |
| 二、以动词为标记 | 第54页 |
| 三、以形容词为标记 | 第54-55页 |
| (一)独词感叹句 | 第54-55页 |
| (二)“好”字感叹句 | 第55页 |
| 四、以代词为标记 | 第55-56页 |
| (一)以“恁的/恁地”类代词为标记 | 第55-56页 |
| (二)以“这+NP”类代词为标记 | 第56页 |
| 第五节 《琵琶记》中感叹句的语用功能 | 第56-60页 |
| 一、积极类 | 第56-57页 |
| (一)赞叹类 | 第56-57页 |
| (二)欢愉类 | 第57页 |
| (三)感激类 | 第57页 |
| 二、消极类 | 第57-59页 |
| (一)委屈类 | 第57页 |
| (二)无奈类 | 第57页 |
| (三)忧虑类/焦急类 | 第57-58页 |
| (四)嘲讽类 | 第58页 |
| (五)斥骂类 | 第58-59页 |
| 三、其他类型 | 第59-60页 |
| (一)感慨类 | 第59页 |
| (二)发誓类 | 第59页 |
| (三)威胁类 | 第59页 |
| (四)辩白类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