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耐淹性状的遗传和QTL定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0页
 1 油菜涝害概况第12-13页
 2 作物耐涝性研究进展第13-17页
   ·涝害类型第13页
   ·涝害对作物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第13-15页
   ·作物耐涝性鉴定方法第15-16页
   ·作物耐涝性遗传第16-17页
 3 油菜耐涝性研究进展第17-22页
   ·涝害对油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7-20页
   ·油菜耐涝性鉴定技术第20-21页
   ·油菜耐涝性遗传第21-22页
 4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第22-25页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第22-24页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第24-25页
 5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第25-28页
   ·遗传标记第25-26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6-27页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第27-28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大群体耐淹性鉴定技术研究第30-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试验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油菜大群体耐淹性鉴定第33页
   ·重复性检测结果第33-35页
 3 讨论第35-38页
   ·油菜大群体耐淹性鉴定技术——鉴定方法与鉴定指标第35-36页
   ·多种因素对鉴定方法及指标的干扰第36-38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38-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试验材料第38页
   ·耐淹性鉴定方法第38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3页
   ·6 世代群体死苗率的次数分布第38-39页
   ·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39-41页
   ·遗传参数估计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6页
   ·6 世代家系群体的选择第43-44页
   ·耐淹性鉴定方法第44页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方法第44页
   ·遗传分析与遗传参数估计第44-46页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耐淹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第46-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作图群体的构建第46页
   ·耐淹性鉴定方法第46页
   ·叶片DNA提取及纯化第46-47页
   ·SSR标记第47-48页
   ·SRAP标记第48页
   ·数据分析第48-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6页
   ·耐淹性状的表型分析第49-50页
   ·引物筛选及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第50-52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52-54页
   ·连锁群标记比对第54-55页
   ·QTL检测与遗传效应分析第55-56页
 3 讨论第56-60页
   ·亲本差异及群体选择第56-57页
   ·作图软件及QTL检测方法第57页
   ·QTL检测结果与遗传效应第57-60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之处第60-62页
 1 全文结论第60-61页
   ·油菜大群体耐淹性鉴定技术的建立第60页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60-61页
   ·甘蓝型油菜耐淹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第61页
 2 创新之处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常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的细胞学与基因组学分析
下一篇:陆地棉TM-1背景的尖斑棉染色体片段渐渗系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