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一、 文本解读与古典诗歌文本解读 | 第9-13页 |
(一) 文本与文本解读 | 第9-11页 |
(二) 古典诗歌文本解读 | 第11-13页 |
二、 新课标背景下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特点 | 第13-18页 |
(一) 大众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 第13-14页 |
(二)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第14-15页 |
(三) 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 第15-16页 |
(四) 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 第16-18页 |
三、 新课标背景下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途径 | 第18-28页 |
(一) 新课标中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 | 第18-19页 |
(二) 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实施 | 第19-24页 |
(三) 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评价 | 第24-28页 |
四、 新课标背景下古典诗歌文本解读中的教师与学生 | 第28-34页 |
(一) 新课标对于文本解读中教师与学生的要求 | 第28-29页 |
(二) 教师与学生对于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 教师与学生古典诗歌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提高 | 第30-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