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长春市工业遗产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33页
   ·课题的缘起第10-12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课题研究的范围、方法及框架第12-15页
     ·研究范围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本文框架第14-15页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5-24页
     ·工业遗产的定义第15页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第15-19页
     ·工业遗产的类型第19-21页
     ·工业遗产的特点第21-22页
     ·工业遗产的成因第22页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及欠缺第22-24页
   ·国内外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及分析第24-33页
     ·国外发展现状第24-28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28-31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及分析第31-33页
第2章 长春市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长春市工业遗产形态特征分析第33-56页
   ·长春市工业发展背景第33-34页
     ·长春市基本情况概述第33页
     ·长春市的工业发展史第33-34页
   ·长春市主要工业遗产的发展及现状第34-45页
     ·长春市解放前工业的发展第34-37页
     ·长春市“一五”期间工业的发展第37-44页
     ·90年代以来长春市工业结构的调整第44-45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的形态特征第45-47页
     ·地理位置优越,分散集中合理第45页
     ·建筑特色突出,空间特质鲜明第45-46页
     ·配套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第46-47页
     ·人文价值突出,品牌效应显著第47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的价值分析第47-52页
     ·历史价值第47-48页
     ·文化价值第48-49页
     ·社会价值第49-50页
     ·科学价值第50页
     ·艺术价值第50-51页
     ·情感价值第51-52页
     ·经济价值第52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有益之处第52-55页
     ·带动持续发展第52-53页
     ·更新城市面貌第53-54页
     ·延续历史文脉第54-55页
     ·促进城市文明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3章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第56-63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总则第56-57页
     ·修旧如旧第56页
     ·新老并置第56-57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群体改造与再利用的设计原则第57-60页
     ·打破封闭格局,创造开放空间第57-58页
     ·注重绿化设计,增加公共设施第58页
     ·空间功能转换,场所面貌更新第58-59页
     ·利用工业元素,打造遗产公园第59-60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单体改造与再利用的设计原则第60-62页
     ·展示历史片段第60-61页
     ·重现场所精神第61页
     ·融入现代生活第61-62页
     ·留住历史印记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施建议第63-71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困难第63-64页
     ·区域保护的缺失第63页
     ·总体评价的缺失第63页
     ·价值认可的缺失第63-64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管理性建议第64-66页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64页
     ·建立有效的公共规范第64-65页
     ·保证改造的循序渐进第65页
     ·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第65-66页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技术性建议第66-70页
     ·围护构件的节能改造第66-67页
     ·节能设备的合理应用第67-68页
     ·工业废料的的再次利用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83页
图片来源第83-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权奇异拟线性椭圆方程特征值问题
下一篇:EGF刺激前后MDA-MB-468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